看著跪在地上的賈東旭,那身刺眼的孝服像針一樣扎著易中海的心。
他這輩子精于算計,一心想為自己謀劃晚年依靠,卻從沒想過,自己落難之時,竟是這個徒弟扛起了責任。
易中海的手劇烈地顫抖著,緩緩落在賈東旭的頭頂,聲音哽咽得不成樣子:“東旭,好孩子,師父沒看錯你……謝謝你,真的謝謝你……”
“師父,您別這么說。”賈東旭抹了把眼淚,語氣無比真誠,“您教我手藝,待我如親兒子,在我心里您就跟我爹一樣,師娘的后事,本就是我該做的。”
這時,劉海中和閆埠貴也快步向著易中海走了過去。
劉海中伸出粗糙的大手,重重拍了拍易中海的肩膀,語氣帶著難得的溫和:“老易,節哀順變,你放心,他一大媽的后事我們倆盯著呢,保證妥妥帖帖的。”
“是啊老易,”閆埠貴也收起了平時的算計模樣,認真附和道,“院里人都搭了把手,該有的規矩一樣不少,一定讓一大媽風風光光地走。”
這些溫暖的舉動,每一樣都超出了易中海的預料。
他深吸一口氣,先扶起賈東旭,然后轉過身,對著劉海中和閆埠貴深深鞠了一躬。
腰彎得幾乎與地面平行,起身后他感激道:“老閆,老劉,這份情,我易中海記下了,欠你們的人情,日后我必定還上。”
不等兩人開口說話,易中海又邁步走到忙碌的眾人面前,再次深深鞠躬。
起身時,他看著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激動:“各位鄰居,我易中海謝謝你們,謝謝你們肯幫翠蘭操辦后事,謝謝你們為翠蘭做的一切,我在這里給大家保證,等我易中海改造完成出來,一定好好報答每一位幫過忙的人。”
話音落下,他又鄭重地鞠了一躬。
“一大爺,您這是干啥。”人群里有人連忙擺手,“大家都是一個院的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我們來幫忙不都是應該的嘛。”
“就是啊一大爺,”另一位大媽接口道,“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咱們就跟一家人似的,一大媽走了,我們哪能看著不管?都是自愿來的。”
“沒錯,一大爺,別這么客氣,您還是趕緊去看看一大媽吧。”眾人七嘴八舌地勸著,話語里滿是真誠。
易中海站在原地,聽著院里鄰居們這些樸實的話語,胸口像是被什么東西填滿了。
他這輩子算盡心機,總想著如何為自己的養老大業謀劃,卻從未體會過這樣純粹的鄰里溫情。
沒有算計,沒有功利,只是發自內心的互幫互助,這種溫暖,比任何算計得來的東西都更讓他動容。
就在這時,街道辦的王主任走上前,輕輕鼓起掌來,聲音里滿是贊許:“好好好,真是太讓我欣慰了,看到你們四合院鄰里之間這么團結和睦、互幫互助,這才是咱們該有的樣子。”
接著她看了眼手表,語氣稍稍放緩,“不過易中海的時間不多,就一個小時,大家先給他們留點空間,讓他好好和一大媽告個別吧。”
眾人紛紛點頭應和,自覺地往后退了退,給易中海讓出了一條通往靈堂的路。
陽光穿過靈棚的縫隙,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也照亮了易中海邁向靈堂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