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行被困于此,一身通天徹地神功,不免與老夫枯骨同朽,后世小子,不知老夫之能,亦憾事也。”鐵床上的刻字,很好地體現了任我行獨有的風格。
陸青默默略過任我行那些自吹自擂之語,目光專注于后續的修行法門。
《吸星大法》雖脫胎于《北冥神功》殘篇,但單從名字便能看出,它與“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北冥神功立意截然不同,走的是更為霸道的掠奪路數。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任我行沒有辦法。
畢竟任我行這個人性情霸道無匹,讓他“有容乃大”著實是難為他了。
他沒法理解《北冥神功》原本的含義,只能依托《北冥神功》來創出屬于自己的《吸星大法》。
陸青繼續觀看。
說起來,從最初曲洋的武學,到任盈盈賠罪獻上的功法,陸青其實已看過不少日月神教的武學了。在《吸星大法》中,他也看到了一些似曾相識的理念。不過也只是一些,并不算多。
這其實挺奇怪的。
無論少林武當,還是華山嵩山,一派的武學總是有許多共通之處。
即使有氣劍之爭的華山,大家練到后面也是殊途同歸。
封不平的狂風快劍全靠內力威勢才能稱“狂風”,岳不群的最強劍法太岳三青峰也八成參考了劍宗的奪命連環三仙劍。
這同為日月神教門人,所修功法卻沒有多少相通之處,莫非……
所謂日月神教,其實并非一般意義上的武林門派嗎?
按江湖上的一般講法,日月神教是與少林、武當為首的正道對立的“魔教”。
可“魔”是什么?
從語源上說,所謂魔,乃是佛經中魔羅的簡稱。
佛經中有言:“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
可十個江湖人里,怕是有九個半從未讀過佛經,根本不會用這個含義給敵人命名。
江湖上將日月神教稱為魔教,可能只是源自一些樸素的想法,如行事邪惡,修行法怪異,與我正道作對等。
但樸素的想法其實涵蓋極廣。
五霸崗上的旁門左道,不知有多少人能據此被定性為“魔”。
當然,那些人本就不冤枉,他們本就是被日月神教收服的下屬。
但陸青考慮的是,如果有一日,那群旁門左道徹底歸入日月神教,成為日月神教的正統教眾,他們的功法,不就也成了日月神教的“正統法門”?
從這個角度看,魔門與旁門左道,或許本就是同類。當一盤散沙的旁門左道凝聚起來,成為“日月”或者別的什么,合力給正道制造巨大麻煩時,便成了世人眼中的“魔”。
只是要將這群散亂的勢力凝聚,絕非易事罷了。
武學層面亦是同理。
日月神教的武學體系,或許就是由大量旁門左道的傳承組成的。
在過去某個時期,被某個人或某種思想推動凝聚,大量旁門左道的傳承也被整合起來,才形成了帶有一定共性的“日月教武學”,但因其根源始終各不相同,落實到教眾修行上,便造成了人人所修功法各不相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