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雄寶殿,陸青見到了少林寺當代方丈,方證大師。
論樣貌,方證大師只是平平,尤其身材甚至可以說矮小,幾乎是毫不起眼。可若論佛法修為,他卻是少林寺數百年來難得一遇的高人。
因為他已練成了少林鎮寺之寶,《易筋經》!
傳說,禪宗初祖達摩圓寂后,二祖慧可在其蒲團旁意外發現此經。
其修煉門檻極高,連慧可都花了數十年方才有所得。
為什么這么難?
因為想要修行此功,必須明晰“無相無作”之理,勘破“我相人相”之執,真正領悟“空”的要旨。
否則,根本別想入門。
某種意義上,這《易筋經》是可以作為檢驗佛門高僧是否為真的“試金石”的。若練不成此功,即便口中佛法講得天花亂墜,也只是徒有口舌之利,算不得真修行。
能遇到方證這樣可以修行《易筋經》的高僧,陸青也不打算客氣,想著直接先與之參禪論道三日三夜再說。
方證也不推辭,還順勢在大雄寶殿開了一場弘法會,讓少林眾僧一同旁聽參悟。
這弘法會一開就是十日。
但陸青卻并不覺得疲憊。
他反而覺得很欣喜。往日他對佛理的一些疑問,在這幾日中竟大都得到了解答。
只是欣喜之余,陸青也藏著幾分遺憾。既然得了方證的幫助,他就不好再提出切磋了。
沒有切磋,《易筋經》究竟是何等玄妙的武功,他就很難有機會親眼感受了。
“陸少俠,老衲年事已高,實在不耐久坐。不知能否請少俠陪老衲活動活動筋骨?”就在他暗自惋惜時,方證突然開口。
一句話出,他瞬間心頭一震,滿是驚喜。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陸青當即朗聲應下,臉上滿是笑意。
這一刻,方證在他心中的形象瞬間拔高了幾分。
這位大師當真是大好人!竟能看穿了他想見識《易筋經》的心思,還主動找了這么個貼心的借口。
嘿,什么“不耐久坐”!他方證一個修為精深的佛門高僧,你說他不耐久坐?這話恐怕只有三歲小兒才會信!
“師兄,你年事已高,活動筋骨之事,不如由師弟代勞吧!”方生顯然也不信方證會“不耐久坐”,也猜到陸青是想與方證切磋哦一下的,卻沒參透他們的真正用意,只當方證是礙于情面不好推辭,連忙上前一步,想代替方證進行這場切磋。
“活動筋骨哪有旁人代勞的道理?”方證笑著搖了搖頭,抬手輕拍方生的肩膀,語氣溫和卻肯定,“師弟莫要著急,師兄雖然年老,但這身子骨還硬朗得很呢。”
方生本還想再勸,卻突覺一股沛然難當,卻又精微奧妙的力道從肩頭傳來,如像綿密的網,瞬間封住了他到嘴邊的話。他知道改變不了方證的決定,只得按捺住心思,退到一旁。
陸青見此情景,不由得對方生笑了一下。
老哥放心,兄弟我不會把方證大師怎么樣的。
雖然他沒真的說話,但意思差不多就是這么個意思。
隨后,他不再看方生,轉身徑直走向大雄寶殿外的廣場,在一側站定。方證也緩步跟上,來到廣場另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