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他不再看方生,轉身徑直走向大雄寶殿外的廣場,在一側站定。方證也緩步跟上,來到廣場另一側。
此時弘法會雖已結束,少林僧眾卻都沒散去。見自家方丈要與人切磋,眾人頓時呼啦啦圍了上來,把廣場圈得水泄不通。
“大師請。”陸青并不在乎那些僧眾,只對方證抱拳道。
“陸少俠請。”方證雙手合十。
陸青見狀,也是了然,方證老和尚畢竟是少林方丈,一派宗主,與他這晚輩切磋,無論實力高低,斷沒有先出手的道理。
得,那還是老樣子,我先偷襲吧。
他也不矯情,念頭剛落身形便是一動,右手化掌為刀,凝著凌厲的勁風,直取方證咽喉。
方證也識得厲害,絕不耽擱,輕飄飄拍出一掌。
當然,這一掌只是看著輕飄飄的。
實際上,這一掌極為精妙。只見那掌剛到中途,手腕忽然微晃,原本的一掌竟生生分出兩道虛影,緊接著兩掌變四掌、四掌變八掌,不過瞬息間,便化作三十二道掌影,層層疊疊,像漫天佛手般罩向陸青。
“是千手如來掌!”廣場旁觀戰的少林僧眾中,有人低呼出聲。
這正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千手如來掌。
原著中,方證對戰任我行時,曾用過這路掌法。那時任我行忌憚掌法的精妙,沒敢讓方證將招式完全展開,在掌影變到八道時便強行打斷。
但陸青藝高人膽大,他竟放緩掌刀的速度,生生等著方證將掌法催至極致,直到三十二道掌影如蓮花般綻放,才再次讓掌刀恢復原速!
有僧人看出了這其中的隱秘,雙眼不由瞪得溜圓。
看著那些僧眾瞪圓的雙眼,陸青心中不由輕笑:
驚訝什么,這不是很正常嗎?我要的本就是感受《易筋經》的神妙。不讓老和尚把本事全施展開,我還感受什么啊?
斗了一陣,二人招法漸快。
周圍許多眼力和功力稍遜的弟子,只覺漫天掌影翻飛,連上下四方都辨不清了,不覺頭暈目眩,直直栽倒在地。
“功力不足的弟子速速退下,莫要再看!”方生察覺異樣,急忙高聲喝道。同時傳令功力深厚的護寺武僧,將那些頭暈目眩的弟子攙扶著送回宿舍歇息。
此時,陸青心中也開始生出感嘆。
《易筋經》,果然好功法。
平心而論,方證老和尚的外功招式水準,其實也就與任我行在伯仲之間。在陸青眼里都很一般。
可一旦有了《易筋經》的精純內力加持,方證和任我行的勝負便立刻見分曉了。任我行即便與方證斗上一百次,也只會輸一百次。
《吸星大法》和《易筋經》真是差太多了。
任我行若敢與方證正面對拼內力,他那都稱不上精純的《吸星大法》,定會被最是精純的《易筋經》輕易破去。而不能碰內力,就幾乎等同于斷了正面強攻的可能。
連正面出手都做不到,又拿什么取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