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的傳語通事(注:古代翻譯)笑問:“怎么,出發(fā)前口口聲聲說不喜歡大唐嬌弱姑娘的鳴鷲王子,剛到長安就被嬌花迷了眼?”
“我只是討厭王廷自顧自替我安排,什么昌化王的孫女,她祖父厲害,我就要娶她嗎?”鳴鷲哼了一聲,用回紇話悻悻回答,“萬一那個女子一點沒有父祖的風(fēng)范,我求娶到她豈不是虧大了?”
“王廷只是希望殿下選擇她而已,畢竟,大唐現(xiàn)在又沒有適婚的公主,與其娶個遠支宗室女回來,還不如求娶昌化王的孫女,畢竟咱們西域兒郎誰不崇拜昌化王?”
“話雖如此……”他的目光還是不由自主朝著上方棲鳳閣望去。
只是雕梁畫棟紗簾帳幔之間,早已沒有了那條煙云纖裊的人影。
通事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卻看不出人群中哪一個是他遙望的對象,便問:“殿下有感興趣的貴女么?”
“看到個見過的姑娘,我敢肯定就是前日那個。”他興致勃勃道,“剛到京郊駐扎時,士卒們不是踏壞了一片麥地嘛,種田的人還敢要賠償,被咱們抓起來干活筑營去了。”
通事也想起這事,恍然道:“后來是個姑娘過來領(lǐng)人的,說那些人是她家莊子管事的,她正到莊子上辦事,就拿著御林軍的信來把人贖回去了——不過,我記得前日她是戴著帷帽來的,可沒露過臉。”
“雖然沒看到臉,但那騎馬過來時的身段姿態(tài),我看一眼就知道,這姑娘肯定帶勁。”說著,他仰頭又看了看棲鳳閣上,面帶得意之色,“果然我說中了吧,這么多人,誰也沒有她好看。”
通事并不認為他看了一眼姑娘家的身姿,就能在一群人中精準認出對方,但也不便反駁,只和周圍人一起附和:“王子果然有眼光!”
第一章元旦
吉時已至,左右樓上鐘鼓齊鳴,東西朝堂所有人肅立于樓閣之上。
含元殿門戶大開,日光照徹得滿殿通明。帝后攜手走出含元殿,居高臨下俯視百官萬民。
在山呼萬歲聲中,俘虜?shù)膩y軍將領(lǐng)被推上殿外廣場,在大軍威壓中一一通報姓名職務(wù)及惡行,押在萬人面前叩首請罪,連同奉上來的首級一起在長安游街示眾。
獻虜儀式到了最高潮,南詔的象隊魚貫而入,在馴象人的指引下,伴著絲竹聲伏地揚鼻。這寓意萬象升平的景象讓幾多老臣淚流滿面,又懷想當(dāng)年的盛世景象。
又有東海獻上的六尺紅珊瑚、江南府三丈見方的巨幅祥瑞織錦、苗疆進獻雕刻百鳥朝鳳的十丈巨木……四方異寶不一而足,引發(fā)百姓陣陣驚嘆歡呼。
至于百戲雜技,更是從丹鳳門至大街小巷、東市西市,搭棚結(jié)彩,徹夜狂歡,不曾歇息。
在這罕見的喧鬧繁華中,命婦也各自得了恩旨,許她們與百官一般,可自行其是,縱情賞玩。
于是眾人從棲鳳閣魚貫而下,有跟著太后去圍觀大象的,有隨著皇后去欣賞異寶的,也有三五成群看雜耍的,各尋熱鬧。
千燈走下棲鳳閣,看見崔扶風(fēng)正站在人群之后。冠蓋滿京華,周圍盡是嘈雜喧嘩,而他沉靜高華的氣質(zhì),卻讓身上緋紅的官服都顯得淡遠靜定。
不必詢問,不必目光相接,她知道他在等待她。
“縣主想見臨淮王嗎?”崔扶風(fēng)望著她,聲音溫柔,卻給了令她失望的回答,“不巧,他已經(jīng)離開了。”
千燈有些詫異:“怎么剛獻祭完,他便走了?”
崔扶風(fēng)望著她,目光中含著她看不清楚的深意:“畢竟他傷勢并未痊愈,如今還需靜養(yǎng),此間儀式繁瑣,嘈雜紛擾,因此帝后體恤,讓他先回去休息了。”
千燈無奈謝了他,便要回到棲鳳閣上去。
“縣主,”崔扶風(fēng)叫住她,勸道,“姜大夫和廖醫(yī)姑都說,你要多散心解悶,以免憂思縈懷,璇璣姑姑也曾對我提過此事。我陪縣主去看看百戲吧,別辜負了大家的好意。”
千燈也覺得獨自回到棲鳳閣上未免不妥,便回轉(zhuǎn)身與他一起沿著丹鳳門而行,走到街口。
“縣主,你在這兒呀?”身后傳來商洛歡喜的聲音,隨即,一串紅色的糖葫蘆遞到了她面前,商洛燦爛的笑臉隨之占據(jù)了她整個視野,“我給你挑了最漂亮的一串,你看這個糖裹得多均勻!”
千燈見他手中紅亮亮的果子外包裹著燦黃的一層糖衣,果然漂亮喜慶,不由笑了。
尚未等她伸手接過,旁邊卻有只手將糖葫蘆撥開了,金堂插入他們中間,說道:“哎呀小洛,別拿這種爛大街的俗物出來惹人笑話,你看我這個才配得上縣主!”
他抬手一指身后一個正拿著糖杓龍飛鳳舞的老人,驕傲道:“我請來了長安最有名的糖畫藝人,特意讓他調(diào)了五色糖,正給縣主做天女散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