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和左以明也正在商量著去江南的名單。
一名倆人都信得過的幕僚正坐在那里謄寫。
李瑤看了左以明一眼,猶豫道:“簡王那邊,可有什么打算?”
左以明正看著那幕僚在那里謄寫,聞言道:“聽說是不想離開京城!”
這怎么可能?
李瑤挑了挑眉。
左以明索性把話挑明了說:“鎮守京城!”
李瑤皺了皺眉。
關于鎮守京城的人,他覺得最合適的就是曹宣了。
曹宣的資歷雖然差了點,可他是曹太后的親侄兒,是五城兵馬司的都指揮使,沒有姜鎮元那么老辣,又不像李家,有一批死忠于李氏的部下,最最重要的是,他們家和嘉南郡主的關系非常好,萬一金陵有什么變故呆不下去了,他們還可以通過曹宣調動李氏的兵馬。
左以明說話間已看了李瑤一眼,見他不悅,道:“我也覺得這樣不怎么好!不過,我聽說簡王是有這個意思的,還想辦法把這件事告訴了坤寧宮??衫帉m那邊卻一直沒有動靜,想必坤寧宮的那位也不怎么希望簡王過去?!?/p>
李瑤冷笑。
這就是他不看好朝廷南遷的重要原因。
太后是個這樣拎不清的,小皇帝就長在她的膝下,怎么可能教出個明理的小皇帝來?
他對什么“皇帝親政以后就好了”的說法嗤之以鼻。
“那就讓他一邊呆著去?!崩瞵帀焊幌嘈藕喭鯐粼诰┏丘B老,他道,“把坤寧宮的動靜告訴簡王,讓他們一家子人去撕扯去。”
左以明忍俊不禁,笑著應“好”。
李瑤被左以明這么一笑,也覺得自己有點小肚雞腸,他欲言又止。
左以明沒有催他,而是等那幕僚把事情做完,起身跟他們告辭,書院里只留下他們兩個人了,李瑤這才低聲道:“我有時候想,要不要在李謙和鎮國公之間推薦一個人?”
朝廷南遷,京城成了一塊大肥肉,人人逐之,連他們都看出了京城的重要性,李謙是這幾年依勢而起的新秀,鎮國公則老謀深算,這兩個人自然也看得出來。
所謂的兩個人之間舉薦一個人,說白了,就是要讓這兩家先爭個你死我活。
作為顧命大臣,這原本是替皇上平衡朝中封疆大吏勢力的好主意,也是個盡職盡責的肱骨大臣應盡的職責,可偏偏左以明是李家的姻親,汪幾道和蘇佩文又綁在了一起,他做什么事都是獨木難撐,只好拉攏左以明……可他覺得好的事,左以明未必覺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