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幾道等人不免要罵李長青一句“霸道”,可心里卻都有些微妙。
如果不是李家這幾年順風順水的,李長青敢打金家的人嗎?
說到底,還是覺得自己有底氣了,不怕跟金家對上了。
如果能因此打擊一下李家的囂張氣焰,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可李家在和姜家爭奪京城守備一事上就一定會輸嗎?
如果李家贏了,李瑤和汪幾道又準備怎么辦呢?
左以明覺得所謂的打擊一下李家不過是掩飾之詞,他們最終的目的,還是想挑起姜家和李家的不和。
萬一姜家和李家真的鬧翻了,會不會影響左家的利益呢?
左以明腦子轉得飛快。
鎮國公府對京城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可李謙卻如日東升。說不定姜家和李家有了罅隙,反而是左家的機會呢?
姜憲不管怎么說也要維護慎哥兒的利益吧?
左以明立刻就有了決定。
他肅然地點頭,道:“李大人說得有道理。那我就以李大人馬首是瞻了。”
李瑤忍不住在心里暗罵左以明狡猾。
這種得罪人的事就慫恿著他去做。
不過,左以明是李家的聯姻,在明面上還真就不好插手。
他也就沒有猶豫,點頭道:“那明天我就去見見汪大人,把這件事給他說說。”
左以明點頭,兩個人又商量了些公事,他就起身告辭了。
第二天,汪幾道知道了李瑤的來意后,驚訝之余,更多的是蠢蠢欲動。
這幾年他可沒睡過幾個安穩覺,常常會在夢中驚醒,回憶起當初在金鑾殿上姜憲殺遼王的那一幕,他也因此時時的告誡自己,千萬不要對姜憲掉以輕心。可怎樣處置姜憲,卻成了一個他沒辦法觸及的問題。
李謙這兩年在西北干得太漂亮了。
他的直覺告訴他李謙手里肯定有糧食。
就在兩個月前,他曾聯系嘉峪關總兵魏明,讓他想辦法弄點糧食到京城里來。
他對魏明還是有知遇之恩的,魏明也一直和他互通有無。
可這次魏明卻很明確的告訴他,沒有辦法幫他的忙,因為李謙說了,西北所有的糧食都要配給衛所,誰若是敢私下買賣,就地問斬!
汪幾道當時又急又氣,質問他:“你是朝廷的官員還是李謙的私兵?!”
魏明卻說:“我是朝廷的官員,也記得你當初的恩情。若是我自己的事,我就算肝腦涂地也在所不惜。但這事關系到嘉峪關衛所三萬的將士,我只能聽臨潼王的。否則嘉峪關再遇到什么事的時候,臨潼王不可能再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