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嶺也不和李謙客氣,說了幾句客氣話,就和李謙出了小茶鋪,回宮去見趙璽了。
李謙看著高嶺的身影進了神武門,這才慢吞吞地上了馬車,閉著眼睛,細細地琢磨著這件事。
趙璽目前還斗不過汪幾道,金陵衛指揮使這個職位趙璽肯定是保不住了,但卻不妨礙他利用這件事制造點矛盾。可現在最要緊的是宣府總兵的位置。
他在別人都還不知道的情況下及早動手,想辦法盡快把這個位置弄到手。
李謙猛地睜開了眼睛,吩咐給他趕車的衛屬:“去李瑤府上!”
衛屬沉聲應諾,手腳麻利地拐了個彎,朝李瑤府下去。
接下來的短短兩天時間里,在旁人看來宮里依舊忙碌,韓太皇心情依舊不好,慈寧宮依舊每日頌經聲不斷,朝中小吏依舊忙里忙外,可這其中到底發生哪些刀光劍影的事,卻沒有幾個人看得出來。
就在趙璽臨走前一天的大朝會上,李謙正式上朝拜見趙璽,走馬上任,成為京城守備。原宣府總兵府金海濤調任金陵衛指揮使,原榆林衛參將金宵調任宣府總兵,原甘州衛指揮使鐘天宇調任榆林衛參將,原陜西行都司主薄李驥調任甘州衛指揮使。
高嶺依舊做他的禁衛軍統領。
卻沒有公布之前大家一直傳言的江南巡撫人選。
李謙望著汪幾道等人有些鐵青的臉,對趙璽莫名生出幾分同情來。
小小年紀,卻沒有一個能真正依靠的人。
不過,艱難的環境素來磨練人,等到趙璽親政的時候,只怕也不會是個簡單的角色。
李謙覺得,這件事還是讓趙嘯去頭痛去好了。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牢牢地守住北邊,想辦法慫恿著那些南下的朝廷官員別再回來。
想到這里,李謙尋思著,是不是也弄幾個士子到江南游說江南怎樣的好,就像楊州的徑陽書院,當初不也是什么也沒有,靠幾張嘴皮子起家的嗎?
他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好,回去就商量鄭緘。
鄭緘大力稱贊。
李謙就把這件事交給了鄭緘,然后又和鄭緘商量起科舉的事來:“之前就有南北分卷,如今朝廷南下,北方的仕子想中舉恐怕就更難了。”
鄭綁卻別有想法。
他猶豫了半晌問李謙:“王爺是想臨時管管京城呢?還是準備以后長駐京城?”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這正也沒有鐵打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