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們趴伏在狙擊陣位,外骨骼的支架與地面牢牢鎖定,幾乎消除了所有的生理顫動,使得中遠距離的狙殺精度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水平。
易普拉欣在這里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他結合自己對彈道和環境的敏銳感知,進步神速。
夜間課程的內容也隨之升級。
外骨骼系統理論不再停留在表面操作,而是深入剖析m-5系統的軟件架構、各類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復雜的能源管理和分配系統,甚至開始接觸系統可能存在的軟件漏洞以及潛在的反制措施。
這對學員的理論功底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高級戰術理論開始涉及更復雜的小隊戰術編組、在不同敵我態勢下的火力分配原則、如何有效地組織實施伏擊與反伏擊、以及更專業的偵察與巡邏技巧。
基本電子戰與通訊課程則教導學員如何在外骨骼系統集成的通訊模塊輔助下,進行安全、高效的小隊內部通訊,并初步了解如何識別和應對常見的電子干擾手段。
考核方式也變得更具挑戰性。
除了常規的理論考試,更注重實踐,尤其是模擬系統在關鍵時刻發生故障后,學員的現場排障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還有復雜的戰術想定作業,要求學員在限定時間內,根據給定的情報和資源,制定出詳盡的小隊行動方案。
第二階段的訓練強度和要求,相較于第一階段,堪稱指數級增長。
即便是經過了第一階段殘酷篩選留下的30人,在進入第二階段的短短一周(第14周)內,就再次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又有數人因無法適應這種“人機合一”的高強度、高精度要求,或因在極限壓力下精神崩潰而被無情淘汰。
訓練場的空氣中,仿佛時刻彌漫著一種無形的、令人窒息的壓力,考驗著每一個人的肉體、神經和靈魂。
而易普拉欣,這個背負著沉重過去的少年,依舊在人群中沉默而堅定地前行著。
他操作無人機時的那種冷靜與精準,似乎正逐漸融入到他對“神盾”外骨骼和手中武器的駕馭之中。
仇恨的火焰在他心底燃燒,驅動著他去掌握一切可以用于毀滅的力量。
在這座沙漠中的鋼鐵熔爐里,他正一步步地將自己鍛造成一柄更為鋒利、更為致命的復仇之刃。
在外骨骼整合訓練的“基礎融合”環節,易普拉欣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
與操縱無人機時那種如臂使指的感覺不同,當他的思維需要通過神經接口去控制龐大的“神盾”外骨骼進行精細操作時,總會出現微妙的延遲和偏差。
他試圖用操縱無人機傳感器的那種極致專注去控制機械手指,結果卻因為精神過度緊繃,導致力量輸出不穩。
在一次模擬拆彈訓練中,他險些用機械手指捏碎了模擬爆炸物的核心引信。
“停下!”
露娜冰冷的聲音切斷了訓練。
她走到易普拉欣面前,頭盔面罩透明化,露出那雙眼睛,緊緊盯著他。
“阿布·巴克爾,你在想什么?”
她的問題直接而尖銳。
“報告顧問!我在盡力控制力量輸出!”
易普拉欣喘著氣回答,汗水順著額角滑落。
“盡力?”
露娜冷哼一聲,“你的‘盡力’差點讓我們所有人提前收工!看看你的神經信號反饋圖!”
她指向旁邊監控屏幕上一片混亂的波形,“波動劇烈,毫無節奏!你在用意志‘硬掰’它,而不是在‘引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