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城,初冬。
寒風卷著零星的雪沫,吹拂著這座古老帝都的朱墻碧瓦,卻吹不散籠罩在城頭巷尾那股熾烈的期盼與狂熱。
自仁宗皇帝以雷霆手段清洗朝堂,將數十名構陷晉王的“莽賊同黨”下獄抄家后,關于晉王李景的種種謠言便不攻自破。
取而代之的,是龍首坡那場酣暢淋漓、揚我國威的輝煌大捷。
火燒藤甲軍!
陣斬三千余!
逆賊劉莽斷臂北逃!
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柄破云利劍,狠狠刺破了因遼東失守而籠罩在大舜民心之上的陰霾。
曾經那個在天幕中被預言為“中興之主”的模糊身影,如今,已經化作了實實在在的、力挽狂瀾的救國英雄!
今日,英雄歸來。
西京城十里長亭,旌旗招展,人山人海。
從滿頭華發的老者,到總角之年的孩童,無數百姓自發地涌上街頭,他們踮著腳,伸長了脖子,只為一睹那位傳說中的晉王殿下的風采。
百官隊列的最前方,一道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太子李康身披厚實的貂裘,本就因久病而蒼白的面容,在寒風中更顯羸弱。
他時不時發出一陣壓抑的咳嗽,身旁的內侍數次勸他回暖轎中等候,卻都被他用堅定的眼神制止。
他要站在這里,親自迎接這位堂侄。
他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看到,他這位大舜儲君,與那位功蓋天下的晉王之間,情誼堅如磐石,絕非任何宵小可以離間!
“來了!來了!”
人群中不知是誰高喊了一聲,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官道的盡頭。
只見一片黑色的洪流,正卷著漫天風雪,緩緩而來。
那不是凱旋之師的喧囂與浮華,而是一種百戰余生的沉凝與肅殺。
為首的,正是青袍銀槍的常青山,以及一眾在龍首坡血戰中脫穎而出的悍勇將士,他們軍容整肅,目光如刀,身上那股鐵血煞氣,讓所有喧囂的議論聲都為之平息。
而在軍陣的核心,一騎緩步而出。
沒有華麗的王駕,沒有繁復的儀仗。
來人僅僅是穿著一襲因風塵而略顯陳舊的暗金王袍,身形挺拔如松,眼神平靜如深潭,仿佛外界山呼海嘯般的歡呼,都無法在他心中激起一絲波瀾。
他,正是李景。
“恭迎晉王殿下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