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和殿之上,那份被無數官員視為奇恥大辱的“和平協議”,早已被鴻臚寺的官員小心翼翼地捧走,存檔入庫。
然而,它所掀起的余波,卻如同一場無聲的寒流,在京城的朝堂內外,悄然彌漫。
連續數日的早朝,氣氛都壓抑得令人窒息。
以幾位前朝遺留下來的老臣為首的清流言官們,痛心疾首,聯名上疏,言辭激烈地痛陳“開港之弊”,幾乎要將李景此舉,釘在與割讓遼東的劉莽同等的恥辱柱上。
而以常青山、張鉉為首的武將勛貴,則個個面色鐵青,雖因軍人的天職而未曾公然反對,但那股憋在胸中的窩囊與戰意,卻幾乎要從眼神中噴薄而出。
整個大舜朝堂,仿佛被一分為二。
一邊,是皇帝陛下看似無奈的“妥協退讓”;另一邊,則是群臣那充滿了不解、失望與屈辱的集體沉默。
然而,在這片幾乎要凝固的沉默之下,一股更為冰冷致命的暗流,卻正在帝國的心臟深處,悄然匯聚。
是夜,月黑風高。
當整座皇城都沉浸在一片死寂的靜謐之中時,鮮有人跡的武英殿,卻悄然亮起了一盞昏黃的燭火。
殿內,沒有絲毫奢華的陳設,只有一張巨大的、覆蓋了整個江南沿海輿圖的沙盤。
一身玄色常服的李景,正負手立于沙盤之前,目光如炬,靜靜地審視著那片即將成為全新戰場的區域。
一道身影,如同融入了黑暗的鬼魅,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他的身后,正是陸炳!
“臣,陸炳,參見陛下!”
“起來吧。”李景沒有回頭,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朕讓你查的事情,如何了?”
“回陛下,”陸炳緩緩起身,聲音低沉而肅殺,“臣已查明。朝中非議最盛者,共計三十七人。其中,有二十一人,乃是前朝世家之后,其家族在江南,皆有萬頃良田,與之前被抄沒的四大家族,亦有關聯。他們反對開港,非為國計,實為私利,唯恐我朝勢力深入江南,動搖其根基。”
“至于剩下十六人,”陸炳的眼中,閃過一絲冰冷的寒芒,“雖出身寒微,素有清名,但臣在其府邸周圍,皆發現了‘血眼毒蛇教’的秘密聯絡標記。這些人,恐早已是安插在朝中的暗棋!”
李景緩緩轉過身,那雙深邃的眼眸中,沒有絲毫的意外,只有一片洞悉一切的冰冷。
他知道,一場血戰,雖然清洗了朝堂,卻也讓更多的毒蛇,為了自保而潛伏得更深。
“很好。”李景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這朝堂之上,魑魅魍魎,實在太多了。朕的內閣,需要的是能夠披荊斬棘的干臣,而不是只知空談誤國的蛀蟲。”
他緩緩踱步,目光如電,落在了陸炳那張寫滿了忠誠與堅毅的臉龐之上。
“陸炳,黑云衛之名,雖足以震懾宵小,但其根基,終究源自軍旅。朕今日,要交給你一個全新的擔子,一支全新的力量。”
李景的聲音變得無比鄭重,帶著一種開創歷史的磅礴氣魄!
“朕決定,于黑云衛之外,另設一司,名為——督察司!”
督察衛!
這三個字一出,饒是以陸炳那堅如磐石的心性,都不由得渾身劇震,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光彩!
“督察衛,不歸六部,不入內閣,不經三法司,直接對朕一人負責!”李景的聲音,如同驚雷貫耳,“朕予你們,監察內外、巡查緝捕、先斬后奏之全權!朕要你,為朕打造出一支足以讓天下所有貪官污吏、奸佞宵小、亂黨賊子,聞風喪膽的……帝王之刃!”
說罷,他從御案之上,拿起了一柄造型狹長、刀身刻有祥云暗紋的佩刀,以及一塊由純黑玄鐵打造,正面刻“奉天承運”,背面刻“監察天下”的令牌,親自交到了陸炳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