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到李潤的尸身邊,挽起自己的窄袖,半跪下來檢查了一遍。
死去的李潤肌膚更顯瑩白,肌體尚溫,那顆朱砂痣在眉心紅得刺目。這么美的一張面容,可惜肌肉扭曲,死得如此慘烈。
他雖穿了一身布衣,但棉布產自西域,他這件又是精心紡織,絮了棉花在內,實則比絲綢衣物還要昂貴。即使他一心向佛,隱藏在這香積寺后山,可終究還是與普通僧侶不同。
她將那柄匕首自他心口拔起,李潤心跳已絕,心口一個血洞,只涌出些微血液。她將那柄匕首拿在手中,看清那形狀時,心已自一沉,待將上面的鮮血拭凈,看到那上面“魚腸”兩個古篆,更是覺得心口劇震。
魚腸劍,本是李舒白隨身之用,后來在蜀地遇襲之時,李舒白交給了她。她一直隨身帶著,直到那次與他吵架后離開夔王府,因為走得倉促,將所有東西都留在了他那邊,后來也只托人拿了自己一些東西,這柄短劍也自然依舊在夔王府中。
而如今,李潤竟然不知從何得來,用這柄魚腸劍自殺了。
朝中自然有許多人知道魚腸劍為李舒白所有,這一樁殺鄂王的罪行,連物證都坐實了。
果然,一看見她手中的短劍,旁邊兩個留下來的士兵立即便認了出來:“魚腸劍!這不就是夔王隨身佩帶的短劍嗎?”
另一人點頭道:“是啊,應該就是那柄劍了。”
黃梓瑕將魚腸劍交給他們,勉強抑制自己心口的震動,問:“你們也知道魚腸劍?”
“誰不知道啊?當初夔王平定徐州之亂回朝后,當今皇上親自賜給他的。神威、神武那群人那段時間還常拿這個來夸耀的,自以為有了御賜武器,就能壓我們一頭似的。”
另一個士兵小心翼翼地拿起魚腸劍,愛不釋手地摸了摸,說:“真是好鋒利啊。”
“看來,京城傳說是真的,夔王真的……已經被龐勛附身了。鄂王戳穿了他的陰謀,這下就被他殺人滅口了。”
黃梓瑕正在搜檢李潤的衣袋,聞言便冷冷說道:“如今一切尚未定論,切勿信謠傳謠。”
那人趕緊閉了嘴,把魚腸劍妥善收好了。
李潤是來掃山徑的,身上一無所見。黃梓瑕便起身,向著他居住的那間小屋走去。山徑旁還丟著那把掃帚,她將它撿起看了看,見是把普通的掃帚,便放在了門邊,走進了屋內。
屋內的陳設簡單到了簡陋的地步,一桌一柜一床,一個架子上堆了幾卷書籍。矮床上被褥整潔,柜子中幾件衣服。被褥與衣服都是新的,顏色都顯暗淡,與青燈古佛倒是契合。
黃梓瑕將屋內翻看了一遍,毫無所得,只能站在屋內看著狹小窗外投進來的些許亮光,思忖了一下李潤在這里的生活。
一個出生后即錦衣玉食的王爺,在眾目睽睽之下給自己素來親善的兄弟加上了謀逆罪名,然后詐死逃離,隱居于佛寺后山,將自己的人生歸于青燈古卷。
就算是他一心向佛,欲逃脫塵俗,那么,為何又要托他們查訪母親當年舊事。而他與夔王之間,又到底發生了什么,值得他用自己的性命去誣陷自己的四哥?
黃梓瑕站在這陰暗的屋內,聽著外面松濤陣陣,如同狂怒的海浪。她想著鄂王這決絕的死,李舒白身上的血,符咒上那一個亡字,身墮沉沉迷霧,怔怔站在屋內良久,竟無法動彈。
那兩個士兵在外催促,黃梓瑕只能從屋內走了出來。呼嘯的風陣陣波動,吹拂過林間,松風的轟鳴淹沒了她的耳朵,她幾乎無法控制地顫抖起來,不由自主地抬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巨大的風,自人世間碾壓而過,世間一切在這巨大的力量之前盡成齏粉,無人能擋。
正月初一,一年全新的開始。
黃梓瑕回到長安時,天色已暗。長安的百姓正在歡慶。到處都是爆竹聲,到處都是張燈結彩。
頑皮的小孩子提著燈籠追前逐后,姑娘的發髻結系著彩花,滿街見面的人無不笑呵呵地拱手互相道喜。
素不相識的人,看見她茫然失措地在街上走過,都暗自避開。不知道她為什么在這么喜慶的一天里,卻偏偏失魂落魄,蒼白如鬼。
黃梓瑕來到永昌坊,站在門口許久,終究還是進了王宅。
王宗實已經在里面等她,看見她從門口一步步走進來,他不動聲色地捧茶啜飲著,坐在那里說道:“我之前說過會幫你查清此事,你何必如此著急,自己前去涉險呢?”
黃梓瑕垂首,低聲道:“請公公恕我心急,也多謝公公今日救我。不知夔王接下來會如何呢?”
王宗實將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說:“夔王的事情,我們已經稟報皇上。如今此事由宗正寺處置,暫時夔王先居住在宗正寺,不回夔王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