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上不動聲色,安撫著激動得胡子亂顫的幾位老夫子:“諸位愛卿稍安勿躁,且讓朕先聽聽,兕子她們到底學了些什么。”
說罷,他便讓張阿難去將兕子、城陽、高陽,連同懵懂的衡山一起帶來。
不多時,幾個小丫頭被內侍引著進了兩儀殿,見到父皇和幾位面色通紅、眼神灼熱的老夫子,都有些怯生生的。
李世民放緩了語氣,溫言道:“兕子,城陽,高陽,莫怕。將你們仙師教的那個‘三字咒’,再給父皇和幾位夫子背一遍,可好?”
兕子見阿耶語氣溫和,膽子便大了些,與城陽、高陽對視一眼,三個小丫頭便你一句我一句,用那清脆稚嫩的童聲,再次將她們牢記于心的《三字經》開頭部分背誦出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起初,李世民還帶著審視和一絲擔憂聽著,但越聽,他臉上的神色就越是凝重,眼中的漫不經心漸漸被震驚所取代!
這短短數句,三字成韻,朗朗上口,竟將人性本源、教化的重要性、父母師長的責任、歷史典故的借鑒,闡述得如此清晰透徹,深入淺出!
這哪里是什么“歪理邪說”?這分明是微言大義,是足以作為萬世蒙學典范的煌煌正理!
其立意之正,結構之巧,蘊含道理之深,遠非前朝那些佶屈聱牙的蒙書可比!若真能成完整篇章,推廣開來,于開啟民智、教化天下,其功績簡直難以估量!
直到小公主們背完她們所記得的部分,聲音落下,李世民才猛地從巨大的震撼中回過神來,長長地吸了一口氣,看向下方幾位眼巴巴望著他的老臣,心中已然明了他們為何如此激動。
“陛下!”孔穎達率先開口,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此經文,字字珠璣,蘊含至理,實乃老臣生平僅見之蒙學寶典!若能得窺全豹,刊行天下,必能澤被蒼生,功在千秋啊!”
虞世南也激動地附和:“孔公所言極是!此經必是仙師憫我世人,特賜下之教化奇文!懇請陛下,務必向仙師求取全文!”
褚遂良更是直接躬身:“臣等愿聯名懇請仙師,將此經文授予朝廷,以廣教化!”
看著幾位平日里穩重持禮、德高望重的老臣,此刻眼中滿是乞求與熱切,李世民不禁感到一陣頭疼,同時也有些哭笑不得。
涉及仙師,他這皇帝也不能隨意施壓指摘。
以他對何健旺那家伙的了解,這家伙懶散成性,最怕麻煩,如今正一心撲在“談戀愛”和“帶孩子”上,逍遙自在。
若是自己帶著這么一群胡子花白、一臉嚴肅的老夫子直接上門求取經文,只怕那家伙嫌煩,隨便找個借口推脫,甚至直接閉門謝客,那可就真是弄巧成拙了。
他沉吟片刻,腦中靈光一閃,忽然想起了那位才情初顯的十一女。
對了!孟姜!
仙師對孟姜的心意,如今已是朝野皆知,他自個兒都親口承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