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成巖石的“星梭號”靜靜地蟄伏在干涸河床上,像一頭融入環境的巨獸。氣密艙門在輕微的馬達聲中滑開,兩道身著厚重防護服的身影小心翼翼地踏上了灰燼星的地表。正是凌和瑞娜。
這是他們首次真正離開飛船的庇護,主動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按照計劃,他們的目標是東面三公里外那個金屬反應區。
“通訊測試。”凌的聲音透過頭盔內置的通訊器傳來,帶著一絲電磁干擾的雜音。
“清晰。”瑞娜回應,她調整了一下掛在身前的能量步槍背帶,另一只手緊握著便攜式環境探測儀,“空氣成分與掃描結果一致,劇毒,高輻射。防護服外層能量侵蝕指數正在緩慢上升,預計安全活動時間剩余三小時四十二分鐘。”
她的聲音冷靜,像是在念一份與己無關的報告,但緊繃的肩膀透露出內心的警惕。
凌點了點頭,目光掃過四周。腳下是仿佛沒有盡頭的松軟灰燼,踩上去發出令人不安的窸窣聲。能見度比在飛船里看起來更差,空氣中永遠漂浮著那該死的灰色塵埃,像一層永不消散的濃霧,將遠方的一切都模糊處理。風不大,卻帶著刺骨的寒意,卷起地上的灰燼,形成一小股一小股的旋渦,如同無形的幽靈在荒野上舞蹈。
“跟緊我,注意腳下。”凌說著,邁開了步子。他沒有調動死寂的靈根,而是將初生的神識盡可能地向四周擴散。雖然范圍被壓制在十米左右,且感知到的景象充滿雜訊,如同信號不良的舊電視屏幕,但至少能提前預警腳下可能存在的陷阱和近距離的能量異常。
兩人一前一后,保持著數米的間隔,沉默地向東行進。除了風聲和彼此粗重的呼吸聲,世界一片死寂。這種靜,不是安靜,而是毫無生機的、令人壓抑的虛無。
走出不到一公里,地貌開始發生變化。單調的灰燼平原上開始出現零星凸起的、形態扭曲的巖石。這些巖石的顏色深暗,表面布滿了蜂窩狀的孔洞,像是被強酸長期腐蝕過。一些地方還散落著已經銹蝕得看不出原貌的巨大金屬碎片,半埋在灰燼里,如同史前巨獸的骸骨。
瑞娜蹲下身,用探測儀掃描了一塊較大的金屬碎片。“高密度合金,銹蝕程度極高,結構強度幾乎喪失。斷裂處有高溫熔化的痕跡……像是被某種能量武器擊毀的。”
凌用腳撥開一片區域的浮塵,露出了下面暗紅色的、玻璃化的地表。“這里經歷過高溫,可能是爆炸,或者……某種強大的能量沖擊。”
越往東走,類似的痕跡就越多。他們仿佛正走在一個古戰場的遺址上,只是這場戰爭似乎發生在極其久遠的年代,久到連鋼鐵都化為了塵埃。
“看那邊。”瑞娜突然停下腳步,指向左前方。
透過稀薄的塵埃霧靄,一片扭曲的龐大陰影輪廓逐漸清晰。那是一片廢棄的建筑群殘骸。大部分結構已經坍塌,只剩下少數幾根銹跡斑斑的巨大金屬骨架頑強地刺向灰色的天空,像垂死巨人的肋骨。殘垣斷壁被厚厚的灰燼覆蓋,幾乎與大地融為一體。
“金屬反應源就在那片廢墟深處。”艾莉絲的聲音從耳機里傳來,她通過連接瑞娜探測儀的數據遠程提供支援,“信號微弱但穩定,似乎被大量非金屬廢墟掩埋著。”
兩人打起精神,更加謹慎地靠近那片工業廢墟。腳下的地面變得堅硬,踩上去是碎裂的混凝土和金屬片。隨處可見斷裂的管道、傾覆的載具底盤和一種像是大型反應釜的圓筒狀物體,側翻在地,破開一個大洞,里面黑黢黢的。
這里的一切都呈現出一種急速衰敗后又經歷漫長歲月侵蝕的狀態。沒有任何文字標識,沒有任何能清晰辨認功能的設備,只有毀滅和腐朽的痕跡。
“沒有檢測到近期生物活動跡象。”瑞娜匯報著探測結果,“輻射水平比平原區略高,但還在防護服承受范圍內。”
凌的神識仔細掃描著前方。在雜亂的反饋中,他忽然捕捉到一絲不同于環境中那些狂暴能量粒子的細微波動。這波動很隱晦,帶著一種……人為的、規整的感覺。
“這邊。”他低聲說,引領著瑞娜繞過一堵布滿孔洞的巨大金屬墻。
墻后是一個半坍塌的廠房結構。屋頂大部分已經消失,只有幾根扭曲的鋼梁橫亙在上方。廠房內部堆滿了小山般的瓦礫。
而那絲微弱的規整波動,正是從瓦礫堆深處傳來。
“信號源就在這下面。”瑞娜確認了探測儀的指向,“能量讀數非常低,但很穩定,不像是環境背景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