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心已下,目標鎖定。但陳默深知,在緬北園區和湄公河的殘酷課程里,沖動和魯莽是通往死亡的最短路徑。狩獵的成功,八成取決于狩獵前的準備。對于猜察這個看似簡單的目標,他投入了近乎偏執的謹慎和耐心。接下來的數天,他不再是單純的觀察者,而是進化成了一個全息的、移動的監視系統,唯一的核心任務,就是徹底摸清猜察的一切。
第一天:基礎確認與路線測繪
下午四點,陳默如同一個設定好程序的幽靈,準時出現在能俯瞰猜察日常勒索路線的破敗陽臺上。他不需要離得太近,重點是確認猜察的出現時間、隨行人員狀態、以及勒索過程的固定模式。
猜察果然晃晃悠悠地出現,時間比前一天又晚了幾分鐘,顯然毫無時間觀念。兩個跟班依舊無精打采。陳默用指尖在布滿灰塵的欄桿上無聲地劃刻,記錄下時間節點。他的目光銳利如鷹,注意到猜察在收取阿玉的錢時,手指似乎不經意地在她手背上多蹭了一下,阿玉如同觸電般縮回手,臉上掠過一絲難以掩飾的厭惡。這個細節讓陳默眼中的冰冷又加深了一分。
傍晚,猜察和跟班分開后,陳默開始了真正的跟蹤。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遮蔽物——晾曬的床單、堆放的雜物、擁擠的人流——始終與目標保持著一個既能看清動向又不引起警覺的距離。他看著猜察走進那家廉價酒館,記下時間。
然后,是重頭戲。當猜察醉醺醺地出來,獨自走向那條黑暗巷道時,陳默的心跳微微加速。他沒有立刻跟進去,而是如同壁虎般,利用墻角的陰影和凸起,迅速攀上了巷道入口一側那半廢棄閣樓的外墻,從一個破窗缺口處俯視整條巷道。
巷道比他想象的更長,更曲折。地面坑洼不平,積水反著微光。兩側是高聳的、幾乎沒有窗戶的建筑物后墻,堆滿了廢棄的建材和垃圾袋,形成了許多視覺死角。這里是光的禁區,是罪惡滋生的溫床。
陳默屏住呼吸,看著猜察搖搖晃晃的身影在巷道里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嘴里還哼著不成調的小曲。他的目光如同掃描儀,跟隨著猜察的軌跡,大腦飛速構建著巷道的地圖:哪里是完美的伏擊點(一個堆放舊沙發和破木板的大凹陷處),哪里可以作為緊急藏身點(一個大型垃圾箱后面),哪里的地面容易發出聲響需要避開。
猜察毫無察覺地走完全程,消失在巷道的另一端。
陳默沒有動,又在閣樓上潛伏了將近半小時,確認沒有任何異常后,才如同夜行動物般悄無聲息地滑下,沿著猜察走過的路線,親自走了一遍。他用腳感受著地面的堅實程度,用手觸摸著墻壁的粗糙感,用眼睛測量著每一個拐角的視野。最終,他在那個預選的伏擊點——舊沙發堆后——停了下來,蜷縮進去。
完美。這里足以隱藏他的身形,且位于巷道中段,光線最暗,回聲也被雜物吸收,動靜不易傳出。
第二天:習慣深化與武器確認
重復第一天的流程。但今天的重點,是觀察猜察醉酒后的狀態細節,以及最關鍵的一點——他是否攜帶武器。
陳默換了一個觀察點,更靠近酒館出口。猜察出來時,腳步比昨天更虛浮,需要扶著墻走。這很好。但陳默的目光,死死鎖定在猜察的腰間。
猜察穿著一件寬松的印花襯衫。當他走路搖晃時,襯衫下擺偶爾會掀起。就在某一瞬間,陳默的瞳孔驟然收縮——他看到了!在猜察的后腰位置,別著一個深色的、硬質的物體輪廓!是手槍的握把!雖然看不清型號,但確鑿無疑!
猜察果然有槍!這個發現讓陳默的后背瞬間滲出冷汗,但隨即又被一種冰冷的興奮所取代。風險陡增,但潛在的收獲也更大。不僅是為了錢,更是為了那把槍和它可能附帶的彈藥!
他繼續跟蹤,看著猜察再次走入黑暗巷道。今晚,陳默的觀察更加細致。他注意到猜察雖然醉酒,但那只習慣性放在后腰附近的手,似乎是一種無意識的戒備。走到巷道中段最黑暗的地方時,猜察的腳步會下意識地加快一點點,并且會左右張望一下。這是動物本能對危險環境的警覺,雖然很微弱。
第三天:撤退路線驗證與時間校準
經過兩天的確認,猜察的習慣和裝備情況已然清晰。第三天,陳默的重點放在了撤退路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