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天的確認,猜察的習慣和裝備情況已然清晰。第三天,陳默的重點放在了撤退路線上。
當猜察再次搖搖晃晃地進入巷道后,陳默沒有在伏擊點停留,而是如同鬼魅般提前穿過巷道,抵達了另一端出口。外面是一片更大的垃圾堆放場,更遠處是鐵路線,夜晚幾乎無人,只有野狗在徘徊。
這里視野開闊,但也意味著暴露的風險。他迅速規劃出幾條撤離路線:一條是沿著鐵路線旁的灌木叢快速遠離;一條是鉆進垃圾場對面那片更加混亂、巷道更狹窄的棚戶區,利用復雜地形擺脫可能的追蹤;還有一條備用路線,是翻越一道低矮的、布滿碎玻璃的圍墻,進入一個廢棄的工廠院落。
他花費了大量時間,反復走了這幾條路線,計算著每一步所需的時間,尋找著可能存在的障礙物(突然的坑洞、睡在路邊的流浪漢、警惕的野狗群)。他需要的是絕對的速度和流暢,不能有任何遲疑。
同時,他再次校準了時間。從猜察進入巷道,走到伏擊點,大約需要一分二十秒。最佳的動手時機,是在他走過伏擊點半步,背對襲擊者,且正處于那段下意識加快腳步后的短暫松懈期。
第四天:最終模擬與靜默等待
所有信息都已采集完畢。第四天,陳默沒有再進行實體跟蹤。他留在鐵皮棺材里,在絕對的黑暗中,進行最后的腦內模擬。
他閉上眼睛,在腦海中完美復現出那條黑暗巷道的一切細節——墻壁的質感、地面的坑洼、空氣里垃圾和尿液的混合氣味、甚至遠處隱約傳來的火車汽笛聲。然后,想象著猜察搖晃的身影出現,聽著他那蹣跚的腳步聲和含糊的哼唱由遠及近。
計算時間…一分十五秒…一分二十秒…就是現在!
想象自己從沙發堆后無聲暴起,左臂如同鐵箍般勒向猜察的脖頸,右手同時捂住其口鼻…發力…倒地…搜索…取走武器和錢財…迅速撤離…沿著規劃好的路線,如同融入夜色的一道風…
一遍,又一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可能出現的意外(猜察突然清醒反抗、武器卡殼、遠處突然傳來人聲),都在腦海中預演并思考對策。
當模擬進行到第十遍時,整個過程已經如同程序代碼般刻入了他的肌肉記憶和神經反射。
他睜開眼睛,黑暗中,眸光沉靜如深潭寒水。
踩點完成。
獵場已熟悉。
獵物習性已掌握。
獵殺,只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