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吏道:“大人,這是吃喝帳。”
“吃喝帳?”陸行舟更費解了,“誰吃的?為什么要算在縣衙的帳上?”
“大家一起吃的,這是朝廷特許,每個月可以報銷一次有名目的吃喝帳。”
“原來是公費吃喝,但為何花費這么多?”近二百兩銀子,哪怕敞開肚皮吃好的,也夠整個縣衙的人吃十幾頓了。
書吏頭皮發(fā)麻,陸行舟這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他要按哪種方法來解釋?
陸行舟說:“為何不說話?”
書吏心驚膽顫,提示道:“大人,上個月的已經(jīng)不算多了,有些月份的吃喝帳能達到幾百兩。縣衙內(nèi)但凡有大事小事都得吃一頓好的,還有各種節(jié)日也得吃,有別的官員出差途徑河縣,縣衙也得宴請……總而言之,這些帳目都可以查到來源,絕無半點弄虛作假。”
確實沒有弄虛作假,但是巧立名目罷了!陸行舟知道這不是書吏一人之過,因此也沒對他發(fā)火,稍稍和緩了神情后,便繼續(xù)問一些搞不清楚的帳,問了一個上午。
到了下午,陸行舟讓人去把麥風請過來。
麥風問:“大人找我所為何事?”
陸行舟開門見山:“本官想減少縣衙不必要的開支,喊二爺來商量辦法。”
“可縣衙內(nèi)沒有不必要的開支,不知從何處減少?”
陸行舟反問:“有沒有不必要的開支,按照誰的標準來?”
“自然是按照朝廷的標準。”
“那是真的沒有嗎?”
“千真萬確。”
陸行舟一時氣結(jié)。
麥風說:“我勸大人莫要深究此事,不然不僅麻煩纏身,還有可能地位難保。”
“可這是弊端,難道要本官眼睜睜看著它一直存在嗎?你也知道積重難返。”
“我知道積重難返,更知道蚍蜉難撼樹,大人,你只是一個縣令,你只是一個人。你動不了朝廷的根基。”
陸行舟想,那就推翻這朝廷。但不用麥風提醒,他也知道這絕無可能,更何況他只是進來完成任務的,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能力范圍外多做些什么。他能做到不同流合污,能改正一些小弊小病,已經(jīng)算得上厲害了。
陸行舟妥協(xié)了:“行吧,本官讓你幫我招兩個長隨,招到了么?”
麥風說:“招到了,大人要先見見他們嗎?”
“不必了。”陸行舟還有很多事要忙,“讓他們直接上崗工作吧,告訴他們,若有貪贓行為,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