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谷計劃”的藍圖雖然美好,但現實的第一步——資金問題,就像一堵高墻,橫亙在楚峰和清水村面前。專家論證給了方向,村民熱情被點燃,可沒有錢,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楚峰回到鎮里,立刻著手起草了一份詳細的《關于支持河陽鎮清水村發展生態旅游暨花卉產業試點的資金申請報告》,附上了省農科院專家的初步意見、村民考察學習的體會以及初步規劃方案。報告寫得務實懇切,數據詳實。
他首先帶著報告去找分管財政的副縣長和縣扶貧辦主任。
副縣長辦公室。楚峰恭敬地遞上報告:“李縣長,這是我們鎮清水村的發展方案,請您審閱。目前最急需的是啟動資金,主要用于道路初步平整、試點花卉種子種苗采購、簡易灌溉設施和幾戶示范民宿的改造補貼。”
李副縣長翻了翻報告,推了推眼鏡,語氣官腔:“楚峰同志,想法是好的,符合鄉村振興精神。但是,縣里財政情況你也清楚,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壓力很大。扶貧資金都是有嚴格用途和程序的,要用于建檔立卡戶的直接幫扶。你們這個屬于產業培育項目,而且帶有旅游性質,目前沒有明確的專項資金渠道啊。”
楚峰趕緊解釋:“李縣長,清水村是深度貧困村,發展產業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我們這是試點,投資不大,但示范效應強,能有效激發內生動力……”
“道理我懂。”李副縣長打斷他,“但錢從哪里出?這樣吧,報告先放我這里,我們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從涉農資金整合里擠一點出來,但你們不要抱太大希望,額度會非常有限。”
從副縣長辦公室出來,楚峰又找到扶貧辦王主任。
王主任倒是更實在些,他嘆了口氣:“楚鎮長,不瞞你說,你們這個報告,陸書記調研后,縣里確實討論過。但難點在于,一是金額不小,二是性質有點模糊,既不是純農業,也不是純基建。目前能想到的,就是從‘貧困村提升工程’資金里,看能不能擠出十萬八萬,支持你們把村口到溪邊那段路稍微修整一下,但這離你們的需求差得太遠。民宿改造、種花這些,確實沒有科目可以列支。”
跑了幾趟縣里,最終的結果是:縣扶貧辦勉強答應從“貧困村小型公益性設施建設”資金中撥付200萬元,用于清水村村內道路的簡單修整;縣農業局表示可以支持一些常規的農資(如普通化肥),但花卉種子不在補貼范圍。
200萬元!對于需要改造道路、購買花種、補貼民宿的“花谷計劃”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楚峰心情沉重地回到鎮上。黨政辦王海生看他臉色不好,小心翼翼地問:“楚鎮長,縣里……批了多少?”
楚峰把批復文件放在桌上,嘆了口氣:“200萬,修路。”
“200萬?”王海生張了張嘴,“這……這夠干啥呀?買點水泥沙子就沒了!那種子、民宿改造……”
“我知道。”楚峰揉了揉眉心,“縣里也有縣里的難處。看來,光靠向上申請常規資金,這條路走不通了。”
晚上,楚峰把自己關在辦公室里,對著清水村的地圖和規劃方案發呆。村民們的期待的眼神、專家肯定的答復、陸書記殷切的囑托,都像鞭子一樣抽打著他。不能就這么放棄了!必須另想辦法!
他想到了陸明書記臨行前給他的那張名片,以及那句“遇到重大困難可以通過秘書反映”。現在,資金問題無疑是制約項目啟動的“重大困難”。但是,直接向市委書記要錢?這合適嗎?會不會顯得自己無能?會不會給陸書記添麻煩?
內心掙扎了很久,楚峰最終還是拿起電話,撥通了陸書記給的號碼,是陸書記王秘書接聽的。電話接通前,他的心怦怦直跳。
“您好,王秘書?我是河陽鎮的楚峰。”楚峰盡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
“楚鎮長你好,陸書記交代過,有什么事請講。”王秘書的聲音很客氣。
楚峰簡明扼要地匯報了清水村“花谷計劃”的設想、專家論證情況、當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缺乏啟動資金,以及縣里盡力但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
“王秘書,我知道陸書記工作繁忙,本不該打擾。但清水村的發展機遇稍縱即逝,村民的熱情也需要呵護。我們實在不想因為啟動資金的問題,讓一個好的設想夭折。想懇請陸書記能否在引進社會資本、尋找合作企業方面,為我們指點一下方向,或者牽個線?”楚峰說得非常委婉和誠懇。
王秘書認真聽完,說道:“楚鎮長,你反映的情況我記下了。陸書記很關心基層的發展,特別是他親自調研過的點。我會盡快向陸書記匯報。引進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也是市里鼓勵的方向。有消息我及時聯系你。”
掛了電話,楚峰長長舒了一口氣。他知道,這只是一個希望渺茫的嘗試,但至少努力過了。
喜歡天道正義請大家收藏:()天道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