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36:誰說喜劇之王不懂人情世故
兩天過去。
七月十六日。
《30天》劇本圍讀會在北影廠會議室舉行。
王盛作為總導演和編劇牽頭人,與執行導演霍健起,以及主要演員周星星、李曉冉等人圍坐一堂。
氣氛嚴肅而專注。
周星星,這位已在華人世界享有盛譽的“喜劇之王”,此刻顯得格外謙遜和平靜。
他穿著簡單的白色t恤,頭發有些隨意,與銀幕上那個搞怪無厘頭的形象相去甚遠。
他認真地聽著王盛闡述劇本主題和人物動機,不時在劇本上做著筆記。
當王盛講到男主角陳實這個略帶大男子主義卻本質善良的普通工人,與妻子林薇薇因瑣事決定離婚,卻因一場意外車禍雙雙失憶,憑借本能和周圍人的只言片語重新“認識”彼此、找回感情時,周星星眼中流露出濃厚的興趣。
“王導,這個設定好有趣。”周星星用帶著粵語口音的普通話說道,語氣誠懇:“失憶不是忘記,而是重新選擇。喜劇的外殼,溫情的內核。我會努力找到陳實那種……嗯,市井但又很真的感覺。”
他的態度讓原本有些緊張的李曉冉和劇組其他成員都放松了不少。
圍讀過程中,周星星偶爾會提出一些對臺詞細節的理解,比如某句京片子的語氣,或者某個動作是否能更貼合人物當時的心境,但都基于尊重劇本的前提下,以商量的口吻提出。
王盛對此一一認真回應,合理的建議當場采納調整。
這種專業的互動,讓圍讀會效率極高,也為接下來的拍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王盛心里清楚,周星星此番如此配合,甚至以遠低于市場價的片酬接拍這部內地電影,原因有多層。
一方面,他此前投資的《大話西游》系列在票房上遭遇滑鐵盧,令他背負了不小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港島回歸前后,他敏銳地意識到與內地建立良好關系的重要性。
王盛創作的那首已被官方層面高度認可、傳唱度極高的《中國人》,無疑是一個強烈的信號,讓周星星明白眼前這個年輕人所代表的能量和背景不容小覷。
加之港島娛樂圈本身復雜,他亦需開拓新的市場和人脈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因此,對王盛表現出足夠的尊重,甚至是一種“低姿態”,于他而言是審時度勢下的明智選擇。
……
七月二十日,《30天》在北影廠攝影棚內舉行了簡短的開機儀式后,正式投入拍攝。
主要取景地集中在京城。
拍攝初期,一切順利。
周星星展現了極強的職業素養,準時到場,臺詞熟練,對普通話說得不標準的地方會反復練習。
然而,隨著拍攝深入,他那種源自多年喜劇創作習慣的“改戲”沖動,還是不可避免地顯露出來。
例如,在拍攝一場陳實試圖為失憶后的“陌生”妻子做一頓飯,結果把廚房搞得一團糟的戲時,按原劇本,陳實是手忙腳亂、懊惱又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