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徐鴻漸退下,徐門雖盤根錯節(jié),只待焦志行登上首輔之位后,或拉攏或處之,漸漸也就散了。
到時劉守仁就失去了拉攏的價值,焦志行要攬權(quán),必會對劉守仁下手。
面對徐鴻漸,劉守仁尚有“道義”為武器,一旦對上焦志行,那就是奪權(quán)之爭,他沒有任何勝算,極有可能被逼辭官歸鄉(xiāng)。
劉守仁冷笑:“徐大人就不為自己的身后盤算?”
徐鴻漸一貫從容的神情也多了一絲裂痕。
以他做的種種,真正失勢后必定被清算。
唯有培養(yǎng)出真正的接班人,方才能在他退后護(hù)住他。
官場上,子不一定能接住父親的權(quán)勢,學(xué)生必定可以。
徐鴻漸一生學(xué)生、門生眾多,卻始終沒找到合他心意之人。
他本屬易禮部尚書胡益,可惜此人極善明哲保身,若朝堂之上真掀起倒徐風(fēng)波,胡益怕是更愿意置身事外以自保。
禮部左侍郎董燁倒是頗為聽話,可惜為人矯縱,不懂藏匿自身鋒芒,難撐大局。
之余兵部那幾人,也都各有各的毛病。
即便要退,也要先往內(nèi)閣再塞幾人才可。
不等徐鴻漸開口,劉守仁繼續(xù)道:“若徐老果真不在意,今日也不會邀本官前來相見。”
徐鴻漸笑道:“劉閣老既來了,必定也是知曉焦志行報喜有功,這首輔之位志在必得了。”
“如此才要你我聯(lián)手。”
劉守仁道:“首輔依舊姓徐,我與焦志行領(lǐng)著清流與徐首輔相爭,各取所需,也可安天子之心,如何不好?”
雙方既能來此,就是有心聯(lián)合,何必再拐彎抹角。
徐鴻漸笑道:“劉閣老所言甚是。”
“徐大人怕是要快些了,焦志行任首輔的旨意隨時會下。”
劉守仁提醒。
徐鴻漸渾濁的老眼平靜無波:“這首輔之位是很燙屁股的,一般人坐不上去。國庫沒銀子,九卿衙門停擺,一旦各地出點(diǎn)什么事,焦志行那糧種也撐不起他。”
劉守仁聞言方才安心,拱手,笑道:“全仰仗徐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