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聽著像是給選擇,實則讓人更難拒絕。
宋彩霞在一旁適時地開口,笑容依舊:“瞧您這話說的,都是一家人了,有什么為難不為難的?您先說說看是啥事兒?”
孫麗華輕輕嘆了口氣,終于道出來意:“那天奕辰跟我們說,你們結婚后,不打算回家里住。我們明白,你們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想過自己的小日子,不想跟我們這些老家伙摻和在一塊兒。”
她頓了頓,看著宋玉蘭,眼神里帶著殷切的期盼,“但是玉蘭啊,奶奶就想求你們一件事,就一件!能不能結婚那天晚上,你們在家里住一宿?”
宋玉蘭依舊沉默著,垂下眼睫看著杯中的茶水。
孫麗華這個要求,從情理上確實不算過分。但她更想知道陸奕辰當時是怎么跟家里說的,他是否堅決。
見宋玉蘭不答話,劉玉萍臉上溫婉的笑容不變,聲音更加柔和:
“是啊玉蘭,就住頭一晚。不然這街坊鄰居看著,新媳婦接進門,當晚就不在家住,這傳出去,多不好聽啊?人家還以為是家里不容人,把新媳婦趕出去了呢。奶奶她老人家也是真心盼著你和奕辰好,就住一晚上,也耽誤不了你們什么,對吧?”
她的話聽起來句句在理,處處為陸家名聲和宋玉蘭考慮。
宋玉蘭剛想開口解釋,宋彩霞卻搶先一步,她把手里的蒲扇往腿上一拍,臉上的笑容淡了些,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親家奶奶,這話我倒覺得有點欠考慮。你們想想,新媳婦頭天晚上在婆家住了,第二天一早就搬出去,這傳出去像什么話?知道的,是孩子們想過自己的小日子;不知道的,還不得戳著脊梁骨說,新媳婦剛進門就跟公婆鬧翻了,第二天就吵著要分家?那更難聽!既然孩子們商量好了要搬出去單過,那就大大方方地從一開始就搬出去,反倒顯得干脆利落,沒那么多彎彎繞繞的是非口舌!”
宋彩霞這番話說得在理。
孫麗華臉上的笑容徹底僵住了,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無法反駁宋彩霞的話,一想到結婚酒席在家熱熱鬧鬧辦完,新人卻要連夜離開,那份期待落空帶來的憋悶感堵在胸口,讓她眼圈都有些發紅。
劉玉萍臉上的溫婉也有些掛不住了,她蹙著秀眉,一時也想不出更合適的話來反駁宋彩霞這番“分家論”,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宋玉蘭身上,
“其實……住在一起多好啊?家里人丁興旺,熱熱鬧鬧的,互相也有個照應。特別是奕辰那身子骨,有家里人幫著照看,玉蘭你也能輕松不少不是?”
一直沉默的宋玉蘭這時抬起頭,目光清澈而堅定地迎向劉玉萍和孫麗華。
她嘴角揚起一個溫和卻不容動搖的弧度,聲音不大:
“謝謝大伯母關心。不過,陸奕辰的身體,我能照顧好。他在哪兒,我在哪兒,我會把他照顧得很好,請奶奶和大伯母放心。”
孫麗華看著眼前這對立場堅定的姑侄,知道自己這趟是白來了。她強壓下心頭的失落,努力扯出一個有些勉強的笑容,語氣帶著明顯的酸澀:
“好孩子,是奶奶想岔了。是我們唐突了,沒考慮周全。你別往心里去啊。好在……”
她頓了頓,目光看向院外,聲音低了下去,帶著一種自我安慰的意味,“好在,咱們都還在一個城里市,也能經常見面。玉蘭,你這邊結婚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沒有”
宋玉蘭點頭:“都準備得差不多了,明天請街坊鄰居們過來吃頓飯就好了。”
孫麗華又客氣地聊了幾句,跟劉玉萍離開。
送走了孫麗華和劉玉萍,宋彩霞看著院門方向,輕輕嘆了口氣,搖著蒲扇的手也慢了下來:
“陸家老太太人倒是不壞。這人老了,就像老樹戀著枝頭的雀兒,總想著兒孫都在眼前繞,這份心啊,能理解。”
她說著,轉過頭,目光如炬地看向依偎在身邊的宋玉蘭,語氣陡然變得嚴肅而語重心長:
“但是玉蘭,你記住嘍!心軟是好事,可心軟不能當飯吃,更不能因為一時的心軟,就做出讓自己往后日子都難受的決定!這過日子,得自個兒心里頭舒坦才行。”
宋玉蘭聲音悶悶的:“姑姑,我知道,我不會的。”
如果是前世那個懵懂懦弱的自己,或許真會因心疼孫麗華那失落的眼神而妥協,然后陷入陸家那一大家子錯綜復雜的關系里,最后鬧得跟烏眼雞似的,滿心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