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昆這才發現,燃燒巨木再向東一里外,還有一堆一模一樣的巨木,再向前似乎還有一堆,他的心頓時涼了,這怎么過得去?
這時,周昆也意識到了,唐軍切斷了他們和前軍的聯系,準確說是切斷了三萬前軍的補給線,就不知道三殿下他們能不能攻下夷陵縣,大軍自己找到糧食補充?
萬般無奈,周昆只得下令道:“撤退回巴東縣!”
兩萬大軍掉頭,向歸州西面的巴東縣撤去,山道過不去,他們只能撤回縣城等候消息,不可能一直呆在山道上等下去。
經歷了兩天的艱苦行軍后,李偵率領三萬大軍又撤退到歸州,此時距離秭歸縣還有三十里,前面十里外是興山縣。
三萬大軍遇到了同樣的難題,一段長達也是一里左右的棧道也被拆除了,他們去的時候還好好的,可回來就沒有了。
眾將面面相覷,所有人都意識到,秭歸縣投降有問題,一定有荊襄唐軍埋伏在秭歸縣附近,否則誰能拆除棧道?
李偵眼中燃燒著怒火,他忽然回頭惡狠狠瞪著杜清道:“杜司馬,這怎么解釋?”
杜望驚得雙股戰栗,尿都快流出來了,他張口半天卻一句話說不出來,但他心里卻如明鏡,他們上了楊子霖的大當,什么兄弟爭位,什么各為其主,都是編出來了,極可能是李鄴的軍隊趕來了,接管了荊襄,楊子霖把他們出賣了。
不過大軍在路上砍了上萬根竹子,又拆除民房得了大量木板,倒不缺材料,李偵當即下令道:“立刻鋪設棧道!”
士兵們開始忙碌起來,將一根根粗壯竹子打進巖石上的孔洞內,然后鋪上木板,沒有釘子,就用繩索捆綁固定,邊上再做上護欄,棧道就形成了,但鋪一里長的棧道需要時間。
士兵們還剩下一天半的干糧,只得拼命節儉,能夠多熬幾天,士兵靠著石壁而坐,每個士兵心中充滿了擔心,如果沒有干糧,他們該怎么辦?一共只有十幾匹戰馬,哪里夠他們三萬人充饑。
實在不行,只能挖草根,剝樹皮了,可連草根和樹皮都吃完了呢?
到天色擦黑時,棧道還剩下最后幾丈了,就在這時,對面忽然出現數百名士兵,一起舉弩向鋪設棧道的士兵射來,士兵們措不及防,紛紛被箭矢射中,慘叫聲大作,數十人翻滾落下了懸崖,其他一百多名士兵嚇得連滾帶爬向回奔逃。
對面士兵立刻采取了行動,鋪上幾塊長達數丈的木板,數十名士兵拿著火油罐走過來了,他們在棧道上澆滿了火油,又迅速退了回去。
一刻鐘后,數百名士兵舉著盾牌,手執弓弩,小心翼翼向斷崖處摸來,
這時,幾支火箭射上了棧道,棧道上立刻燃起了大火,數百名李璘軍士兵頓時被烈火吞沒了。
狼子野心
此時,雷萬春率領兩萬大軍坐鎮夷陵縣,這次大軍南下,雷萬春不放心襄陽,留下五千軍隊守襄陽,又要求王孝汝派水軍封鎖淮河,防止南陽梁崇義軍隊偷襲襄陽。
這次雷萬春困狼之計之所以能成功,關鍵是歸州刺史楊子霖的全力配合,他編的二子爭權故事非常具有迷惑性,完全符合李璘掌握的情報,季廣琛腳踏兩只船,兩個兒子一個效忠河隴,一個效忠朝廷。
若不是雷萬春的到來,二子爭權的故事或許真會發生,但雷萬春到來后,迅速控制了荊襄軍權,沒有了軍權的豫州刺史季江寧只得明哲保身,表示要為父守孝三年。
在襄陽建了一座父親的衣冠冢后,兄弟二人便帶著母親,扶著父親靈柩回老家壽春安葬去了。
算起來今天對方應該已經斷糧了,探子趕回來向雷萬春稟報,三萬前軍被困在興山縣以東約十里處的山道上。
探子當然是在峽谷南面用千里眼觀察敵軍的情報。
雷萬春當即下令,重新鋪設棧道,大軍向西進發,準備去收編被饑餓徹底擊敗的三萬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