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深眉頭一皺道:“他們完全沒有必要虛張聲勢,軍隊留在濟州或者鄆州都可以。”
“郭子儀也擔心我們會支援益都縣啊!所以才會殺到齊州來拖住我們,讓我們不敢輕舉妄動。”
李納越說越覺得自己思路正確,何況唐軍的火器威力強大,他們守不住城池,還不如主動出擊,以多擊少。
“就這么決定了,等我們擊敗了唐軍,我們再趕去支援益都縣。”
李納的最終決定,軍師賈深也沒有反對,關(guān)鍵是唐軍的攻城火器太犀利,很容易將城池炸垮,他們早有耳聞,一旦城池坍塌,守軍就沒有士氣了,大軍必敗無疑。
還不如主動出擊,利用高漲的士氣擊敗對方,賈深也接受了李納的決策。
李納見軍師不再反對,他頓時精神振奮,當即命令賈深率五千軍隊守城,他親自率領(lǐng)八萬大軍出城南下迎戰(zhàn)。
當然,李納還有更深一層心機,再過半個月黃河就要解凍了,如果現(xiàn)在出擊,贏了當然好,如果敗了,他還可以及時撤往黃河北岸。
如果唐軍圍而不打,等到黃河融冰后再攻城,他們就沒有退路了。
當然,這個深層次的原因他不敢說出來,一旦說出來,就等于背叛他的父親。
郭子儀率領(lǐng)大軍沿著濟水向東北方向緩緩而行,大軍剛抵達山茌縣,郭子儀便接到斥候消息,李納率領(lǐng)八萬大軍出城迎戰(zhàn)了。
郭子儀大喜,他當即派人疾速趕往后方,通知率領(lǐng)騎兵遠遠跟隨的席萬里。
在山茌縣以東的遼闊曠野上,五萬唐軍擺下了陣型。
五萬唐軍由兩萬騎兵,兩萬長矛軍和一萬刀盾軍組成,在兩萬長矛軍中,隱藏著六千重甲步兵,而在一萬刀盾軍中,也隱藏著兩千特種士兵,特種士兵主要是指投矛軍和火器兵。
郭子儀這是
曠野激戰(zhàn)
兩支大軍越走越近,在相距三里時,大軍停了下來,兩支大軍延綿近十里,旌旗招展,殺氣騰騰。
李納的主力軍是三萬騎兵,幾乎都是以東胡人為主,大部分高句麗人和奚人,參加過安史之亂,是李正已前任侯希逸從幽州帶來的老兵,十分犀利善戰(zhàn)。
另外兩萬軍隊是去年從新羅接來高句麗軍,還有三萬人則是招募的本地人軍隊。
兩支大軍遙遙對峙,而在地形上,淄青軍略略占優(yōu),地勢起伏,他們在稍微高處,這種地形有利于騎兵沖擊。
李納身披鐵甲,手執(zhí)長槊,瞇眼望著唐軍陣型,副將吳元濟低聲道:“元帥,唐軍沒有弓弩手!”
李納點點頭,還真沒有,他想不明白郭子儀為什么不配置弓弩手,但他也沒有再多想,舉槊喝令道:“騎兵沖擊,沖垮唐軍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