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風終于吹散了京市盛夏的余熱,帶來了屬于秋日的清爽與干燥。人大校園里,高大的香樟樹葉子被染上了一層淺淺的金黃。
今天和往年不同尋常,法學院的階梯教室里座無虛席,甚至連過道和后排的空地上都站滿了人。
秦玉桐安靜地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
她穿了最簡單的白t恤和水洗藍的牛仔褲,可整個人依舊像在發(fā)光。她低著頭,正專注地看著攤開在桌面上的《法理學導論》,纖長的手指偶爾在書頁上劃過,留下一道專注的痕跡。
她是秦玉桐,是十八歲的戛納影后,也是人民大學法學院2011級的新生。
開學半個多月,每一堂有她的課,都會是這般盛況。人們不是來看教授的,是來看她的。那些目光,或好奇,或探究,或驚艷。偶爾,還能聽到人群中傳來拍照時發(fā)出的微弱快門聲。
對這一切,秦玉桐早已習以為常。她只是安靜地聽課,認真地做筆記,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囂都與她無關(guān)。
她太耀眼了,像掛在天邊的月亮,所有人都仰頭看著,贊嘆著,卻沒人敢真的上前。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習慣了遠觀。這反而讓她落得個清凈,沒人追求,也沒人打擾,正合她意。
“好,今天的課就到這里,下課?!?/p>
老教授合上教案,宣布道。
沉寂的教室瞬間活了過來,學生們收拾書本的聲音、交談聲、椅子挪動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一片嘈雜。秦玉桐不緊不慢地將書本和文具收進雙肩包里,準備等人流散去一些再走。
就在她拉上拉鏈,直起身準備離開時,一道熟悉又陌生的背影從她眼前一晃而過。
那人背著一個畫板包,里面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帶勒進肩頭的t恤里。一頭天然卷的栗色短發(fā)在人群中格外顯眼,還有那雙踩著匡威帆布鞋、有些外八的走路姿勢……
秦玉桐的心猛地一跳。
她幾乎是下意識地開口,異常清晰地穿透了鼎沸的人聲:
“林耀?”
那個背影頓住了。
午后的陽光恰好從他身后的高窗照進來,將他整個人籠罩在一層金色的光暈里。那頭柔軟的卷毛被鍍上了一層毛茸茸的金邊,一雙干凈的杏仁眼在看清她的瞬間,劇烈地收縮了一下,第一反應不是驚喜而是慌亂。
真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