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地扼守隴東高原北緣,地處涇河上游與無定河源頭的分水嶺,是關中平原北上河套、西出河西走廊的十字路口之一。自古以來,便是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勢力反復爭奪的戰略要沖。
更為關鍵的是,此地擁有天然鹽池。
鹽,在古代是堪比黃金的戰略資源,是維持人口聚集、牲畜繁衍和長途貿易的命脈。
這片鹽池,使得眴卷縣成為了區域性的物資集散中心。無論是南來的商隊,還是北上的部落,都需要在此停留。
控制了鹽池,就等于扼住了周邊數百里經濟與民生的咽喉。
而羌人商隊若想避開黃河沿岸險地,多會也選擇從此地折向西南,經蕭關道進入涼州。
可以說,得眴卷,則西進之路門戶洞開,后勤可保無虞;
失眴卷,則西進隊伍將面臨鹽荒與補給斷絕的巨大風險。
正因如此,林川才會將鹽州幫作為必須爭取的對象,而非簡單地武力清除。
控制此地,不僅是為商路掃清障礙,更是為后續經略河西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日頭偏西時。
一支約兩百人的隊伍,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通往土堡的官道上。
隊伍前方,一桿鐮刀軍的黑旗在風中微微舒卷。
旗下,二狗騎在馬上,身后兩百騎兵,清一色的暗色皮甲,外套輕鏈甲,兵刃精良。
他們這支隊伍走了三百多里,雖風塵仆仆,但行列整齊,眼神銳利,沉默行進間自有一股剽悍之氣,與鹽州幫那些松松垮垮的私兵形成鮮明對比。
土堡望樓上的哨兵遠遠看到這支隊伍,尤其是那面陌生的黑旗,心里頓時咯噔一下,連滾爬爬地去稟報謝泓。
謝泓是鹽州幫的幫主,手下養著數千刀兵。
此時正在堡內與幾個心腹核算這個月的鹽利,聞報眉頭立刻擰成了疙瘩。
“鐮刀旗?沒聽過有這么個旗號啊……”
“聽過啊幫主!”
一名心腹趕緊提醒他,
“您忘了,從北境過來的商隊提起過,好像是西梁山出來的!”
“哦……有點印象……”
謝泓愣了片刻,“占了好幾個縣城是不是?”
“沒錯!”那么心腹點點頭。
“敢打朝廷的縣城……到底啥來頭?怎么跑咱們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