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人烏拉那拉氏青櫻,給榮妃娘娘請安,給玫答應(yīng)請安。”
高曦月面色一怔,“你說,你是……青櫻……”
好一個烏拉那拉青櫻,大夢一場的何止是她啊……
……
世人皆言,太子殿下乃天命所歸,真龍臨世。三歲即隨圣駕臨朝,耳濡目染帝王之道;四歲開蒙進學,手不釋卷;五歲便可吟詩屬文,初顯才思;至六齡,已能馭小馬、引輕弓,曾為皇后獵得雙兔,孝心可嘉。
七歲時出口成章,言必有中;八歲便已熟諳滿、蒙、漢三門語言,文墨精熟。九歲起,于朝會之上漸抒己見,屢有建言;十歲赴六部觀政,習練實務(wù)。
十二歲入軍營,與士卒同寢食;十四歲即親赴沙場,臨陣斬敵,勇毅初顯。十五歲毅然決然跟隨外祖父阿里袞以及叔叔和親王出國留學,十七歲代父監(jiān)國,處事漸顯沉穩(wěn)之風;十八歲大婚成家,開枝散葉。
及至弱冠,江山承繼,正式登基御極,開啟一代新朝。
太子聰慧孝順,正與其母鈕祜祿蘭嬌密不可分。
大清孝安皇后,鈕祜祿氏,諱蘭嬌。
她是雍正帝親自擇選的名為寶親王妃,實為太子妃的兒媳。
雍正帝在世時在世時,雍正便對這個兒媳青眼有加,甚至在父權(quán)森嚴的世代,特令皇子弘歷延候至二十八歲大婚,非她不娶。
帝心眷顧,駕崩前仍為她鋪就諸多后路,堪稱史上罕有的慈藹公爹。
她是乾隆帝弘歷之愛妻。
乾隆帝二十八歲娶妻,婚后與她琴瑟和鳴,六宮韶華褪去,獨寵皇后一人,與愛妻育得一子,便再不肯生育。
直到晚年乾隆帝病逝,所有人才知道,在皇后誕下皇子的當天,他便一碗絕育藥斷了自己的子息,決意不再令她承受生育之苦,亦不容旁人分薄絲毫恩寵
乾隆帝自幼際遇坎坷,心性多有孤戾偏狹。唯皇后能以柔克剛,以包容化其執(zhí)拗,導其向善。
終使一代帝王洗心革面,為太子永璥留下海晏河清、國庫充盈的盛世基業(yè)。帝后開明,共倡新政,是太子西學與朝政改革最堅定的支持者
她是太子永璥之母。
孝安皇后僅永璥一子,自小疼愛,卻能不溺愛。
不同于乾隆口頭嚴厲,她是實際意義上的嚴母。
她性喜清凈,年少時不顯山露水,一朝中選為寶親王妃,面對外界流言蜚語猶自氣度從容。
正是這般堅韌心性,塑造了她對永璥的嚴格教導。太子賢明,德才兼?zhèn)洌酥撂煜鲁济衤N首以盼其登基,皆賴皇后苦心培育。
她是乾隆朝群臣的主心骨,是支柱,也是定心石。
皇帝早年行事不循常軌,屢累及皇后清譽,她卻始終以寬仁溫厚之心輔佐君上、匡扶儲君,從不僭越干政。
后期皇帝勤政至苛,群臣戰(zhàn)戰(zhàn)兢兢,竟紛紛懇請皇后出面勸諫緩頰,唯望借她之存在,使帝王稍存寬仁,以保朝堂清明、性命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