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皇帝勤政至苛,群臣戰戰兢兢,竟紛紛懇請皇后出面勸諫緩頰,唯望借她之存在,使帝王稍存寬仁,以保朝堂清明、性命無虞。
她是百官心中完美的皇后,及至后來皇上發奮圖強,亦有皇后時時督促的原因。
皇上性子不算勤勞,可勤政程度堪比累死的先帝,皇上心中時時緊繃,百官深受其擾,甚至有生命之憂。
皇后行事頗有原則,于是后期的皇后幾乎是被百官求著插手朝政,只希望皇后的存在能夠讓皇上溫柔一些,保下他們的狗命,維護朝堂清明。
她是后宮之主,眾妃之傘。
皇后獨得皇上恩寵,皇上向來聽皇后的勸誡,但在此事上一步不退。
皇后深知后宮寂寥,于是對皇帝的妃嬪各個都多有照顧。
甚至讓不愿意待在皇宮的妃嬪以和碩公主的身份歸家,再嫁。
留在宮中的妃嬪也都尊享高位,有求必應,每月都可歸家。
她是她自己,她叫鈕祜祿蘭嬌,大清開國五大臣額亦都的后人,領侍衛內大臣阿里袞之女。
傳說降生時天現異象,族中視若福星。
少時聰敏靈秀,貌美心慈,被鈕祜祿氏捧若明珠。
性喜靜而心豁達,循禮知書,竟與和親王弘晝青梅竹馬,坦蕩相交。
雍正帝突然賜婚,頂著連累寶親王子嗣的名頭,心性豁達,寶親王在迎娶她之前,已經有了一位家世不俗的側福晉富察氏,和一位心中摯愛,青梅竹馬的烏拉那拉氏,更有后起之秀臣子的女兒高氏,以及格格侍妾。
但她卻能公正嚴明,沒有私心。
她第一次濃墨重彩的出現在史書上便是像一朵帶刺的玫瑰,用先帝留下的后手,以待嫁之身親自拍板后妃位份,也為自己的建設了強有力的威信。
她心懷大愛,帶著質樸的遠見,以自身影響好大喜功的乾隆帝,是推進中西交流的隱藏在背后的推動者。
賢妃富察氏之母曾欲以流言打壓謀害她,但她卻能不計前嫌,親自赦免其母的罪過,并與富察氏攜手,成為大清后妃和睦的典范,更令富察一族感激效忠,前朝能臣輩出。
她引領一眾不愿離宮的妃嬪,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女學之風。
這所學府不授傳統女則女戒,不囿于婦容婦功,而是與男子同習經史策論,更兼授西方格致之學與先進技藝。她們研數理、察天文、習外文、通機械,成為華夏大地上第一批系統研習西學、自覺走向世界的女子。
她是女子的驕傲,是引領者,啟蒙者,她的兒媳,永璥的妻子正是她的學生,更是她的繼承者。
她,是比乾隆帝和太子永璥更令人不可忽視的存在,她比他們更加的閃耀。
她的一生跌宕卻圓滿,堪稱世人眼中貴族女子之極致:家世顯赫,帝寵深濃,子嗣賢孝,早逝的婆母是親姑母。
鈕祜祿·蘭嬌,用智慧與仁愛,在深宮史冊中寫下了獨一無二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