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里氣氛有些沉悶。誰都明白,省醫保局局長是高志遠提拔起來的干部,沒有上面的明確指令,他絕不會輕易配合晉陽的改革。
李東沐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斷:“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省局主動配合上。我們要兩條腿走路。一邊積極與省醫保局溝通,姿態要做足,方案要更細化,哪怕先爭取到一個小范圍的試點機會也行。其次要做到自力更生,在市級層面能掌控的權限內,先做起來,做出樣板。”
李東沐看向衛健委主任張建國和晉陽醫科大一附院院長趙偉:“張主任,趙院長,你們會后要組織精干力量,以晉陽醫科大一附院為核心,聯合市內其他幾家三甲醫院,成立晉陽市醫保支付方式協調推進小組。”
“協調推進小組?”趙偉有些疑惑,,在他認為,若是沒有省里的授權和支持,單兵作戰研究出來的方案也沒法推行啊。”
“現在是不能全市推行,但我們可以在內部模擬運行。”
“根據醫院就診的情況,挑選幾個有代表性的病種,參照國家推薦的病種目錄和分值,結合我們晉陽的實際數據,制定出我們自己的支付標準。然后,在一附院內部,用這個模擬標準去核算科室和醫生的績效,與現有的績效考核方案并行對照。”
“我們要用實際數據告訴所有人,尤其是告訴省局的領導和專家,這種支付方式改革,不僅能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更能真正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引導醫療行為回歸理性。”
李東沐的做法是要另起爐灶,在體制內先行探索,積累經驗,打造事實依據,從而倒逼上級改革和支持。
“沒錯,只要我們手里就有了真實鮮活的數據和案例,就有底氣去找省醫保局談,或者向省委省政府匯報時。”
李東沐點頭道:“這件事,要悄悄做,但要做扎實。數據要真實,分析要透徹。同時,柔性引才和專科聯盟要繼續深化,特別是要加快晉陽市心血管病診療中心的籌建步伐,這是整合資源、提升區域影響力的重要抓手。”
新的戰略部署迅速傳達下去。晉陽醫科大一附院院長趙偉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也充滿了干勁。
就在晉陽市層面緊鑼密鼓推進內部改革時,省委副書記高志遠的辦公室里,氣氛卻有些微妙。
高志遠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后,聽完秘書關于晉陽市近期動向的匯報,臉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
“模擬?內部運行?”
他輕聲重復了一句,嘴角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冷意。
“這個李東沐挺專業的啊,很會搞體外循環。不過,真以為這樣就能繞過省里的監管?”
“看來,梁書記在座談會上的話,給了他很大的錯覺啊。”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樓下省委大院的車水馬龍。
“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牽一發而動全身。醫保支付改革這么復雜的事情,豈是一個地市能擅自模擬的?這里面的數據安全、政策統一性、還有對全省醫保基金的影響,他考慮過嗎?”
他像是在問秘書,又像是在自言自語。過了一會兒,他轉過身,吩咐道。
“你以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名義,給省醫保局發文,就說是根據省委領導指示精神,要求他們加強對各地市醫保基金運行和改革探索的指導與監管,特別是要強調政策的統一性和規范性,防止出現地方各自為政、影響基金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情況。措辭要嚴謹,原則要講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