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開門紅,讓李東沐的壓力也得到了很大緩解,同時內心的斗志也更加昂揚。
“省里什么時候才會人事調整?幾個關鍵崗位都已經空缺幾個月了,總不能一直這么空著吧?”
“是啊,一人挑多職也不是長久之計啊,聽說縣區的領導干著急啊。”
“李書記還不著急,下面著急有什么用?”
關于博州市干部議動的話題不絕于耳,不少縣區的干部也不間斷的到市委來匯報工作,最繁忙的當數丁鶴倫,畢竟他一個人就占了五人小組中的兩個席位,尤其是還主持著組織部的工作。
丁鶴倫也在此期間,對博州干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午餐后,李東沐和丁鶴倫兩人同行時也聊起了這個話題。
“書記,這段時間門檻都快踏破了,要不要了解一下省委的意圖和安排?”
李東沐聽后笑了笑道:“你主持組織部工作,難道就沒有一些消息?”
丁鶴倫搖了搖頭,但是又點了點頭:“有是有,只不過聽著就不靠譜。目前市委政府共有3個崗位的空缺,尤其是兩個都是關鍵崗位,我想省委多少會考慮一下您的意見吧?”
“省委對我們博州還是非常關注的,陳書記和我談過補位的事情,不過前段時間正處在多事之秋,而且122事件也始終沒有向zjw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當時就和領導說暫時擱置一下。”
“如今,確實也到了該考慮這件事的時候了。”
聽到李東沐的話后,丁鶴倫不解的問道:“牛守忠主動退贓并辭職,難道還不能算是122事件結束?”
李東沐搖了搖頭:“審訊期間,他并未提及一句與此事相關的事,盡管他和金燕屬于情人的關系。”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有些事情已經在李東沐心中有答案了,只是沒有辦法說出口。
聊過這個話題,李東沐便開始詢問丁鶴倫對博州干部的評價。
“你覺得,誰最適合組織部?”
李東沐如此直白的問題,讓丁鶴倫有些難以回答。盡管兩人關系匪淺,但是畢竟屬于上下級。
“我來的時間短,對干部了解的不全面。不過目前來看,還沒有發現有最合適的。當然,可能經過一些事情后會有一些主觀的影響……”
李東沐沉默了片刻道:“博州的亂,主要體現在干部隊伍的亂,這是多年來累積造成的,想要一朝一夕解決沉疴舊疾也不太現實,不過組織部部長確實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
丁鶴倫長期在組工系統,非常認同李東沐的話。
“是啊,地方干部調配很容易受到人情的影響,因此組織部部長輪換是比較頻繁的,目的也是為了有效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
李東沐聽后點了點頭:“老丁,省委組織部有熟悉的人么?”
丁鶴倫點點頭:“有。”
“若是從省委組織部下派,你覺得怎么樣?”
丁鶴倫想了想:“那當然可以了,只是直接下派博州市似乎還沒有先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