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秀娟將席間的幾位下屬逐一介紹給白浩,介紹時語氣帶著明顯的肯定和倚重。
白浩聽得明白,這些都是常秀娟在縣里倚仗的實干派,分布在發改、交通、文旅、教育等關鍵部門。
他自然也客氣地一一寒暄,舉止得體,既不過分熱絡,也不失禮數給在場的人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桌上的菜肴確實如店名一樣,是地道的土菜,沒什么花哨的擺盤,更不見昂貴的山珍海味,但分量實在,味道醇厚,是記憶中的老味道。
酒是本地產的糧食酒,度數不低,口感醇烈。
幾位干部輪番向白浩敬酒,既是表達對投資方的感謝,也是出于對常縣長敬重之人的禮貌。
白浩酒量雖不錯,但幾輪下來,也感到有些上頭,臉上泛起了紅暈。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席間的氣氛更加融洽。常秀娟趁著這個機會,并沒有過多閑聊家常,而是很自然的將話題引向了縣里的工作。她條理清晰地向白浩介紹了目前幾個重點項目的進展,也毫不避諱地提到了當前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比如某個偏遠行政村道路硬化的資金缺口,某個鄉鎮中心小學宿舍樓有待重建,以及如何進一步提升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價值和銷路等等。
她說話的時候,眼神銳利,語氣堅定,充滿了想要干實事、解難題的迫切感。
白浩聽著,心中感慨,常秀娟確實是個一心為民、踏實干事的人。
她提到的這些,都不是能立刻帶來耀眼政績的面子工程,而是實實在在關乎民生和發展的里子問題。
看到她為這些事操心,又想到她提及自己姥爺時的感念之情,再加上幾分酒意催動,白浩那股支持家鄉建設的豪情又涌了上來。
“秀娟姐,”
他放下酒杯,語氣帶著酒后的微醺,但眼神清亮,
“你做的這些事,是積德的事,是正事!有困難,咱們就解決困難!”
他邊說邊從西裝內袋里掏出支票夾,在高軼可略帶無奈卻又理解的目光注視下,唰唰地寫下金額并簽好名,直接遞到了常秀娟面前。
“這……”
常秀娟看到支票上的金額整整一億元,饒是她見慣了風浪也不禁動容。
“白浩,這太多了!而且之前的投資已經幫了大忙了!”
“不多!”
白浩擺了擺手語氣堅決。
“專門用于你剛才說的那些民生項目,路要修,學校要蓋,鄉親們的好東西要賣出去!規矩照舊,資金的使用,我會委托肖強的團隊全程跟進監督,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絕不給任何人鉆空子的機會!”
之前白浩投入家鄉的資金,也都是由肖強團隊負責審計監督,確保了資金的高效和清白。
最終在白浩的堅持下,常秀娟紅著眼眶,鄭重地接下了這張沉甸甸的支票。
宴席散場時,白浩已經有了七八分醉意,在高軼可的攙扶下才穩穩地站起身。他與常秀娟等人道別,在錢永瑞等人的目送下,緩緩離開了餐館。
白浩夫婦離開后,包間里出現了短暫的寂靜。
幾位縣里的干部看著常縣長手中那張支票,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們知道白浩是成功的商人,也聽說過他對家鄉有投資,但隨手就能拿出一億現金支票支持家鄉建設,這種實力和氣魄,還是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