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這里,在普通步兵單位,她看到越來越多膚色黝黑的面孔,他們擔任著軍士、技術兵種甚至一些低級軍官的角色。
這些士兵體格往往更為健壯,眼神中也似乎多了一絲經歷過風霜的堅韌,但他們在與那些沙特本土軍官交流時,姿態明顯更為謙卑,甚至帶著幾分疏離。
一個大膽的猜想開始在她腦中形成。
她不動聲色地取出自己的加密電子終端,憑借GtI軍官的權限,快速接入內部數據庫,查詢了關于沙特軍隊人口構成的非核心公開資料。
數據很快顯示:
沙特本土人口中,黑人占比并不高。
那么,軍營里這些相當數量的黑人士兵,是從何而來?
她繼續她的“突擊檢查”,來到一個裝備庫。
這里存放著更多步兵重型裝備,包括一批“神盾”系統。
正好有一隊士兵在進行例行裝備檢查。
露娜走上前,特意選擇了幾名黑人士兵,詢問他們操作“神盾”系統的感受,以及進行一些基本故障診斷的流程。
結果令人吃驚。
這些士兵雖然能熟練地進行穿戴和基本行走、瞄準,但一旦涉及到系統更深層的操作模式切換、能源管理優化、傳感器數據校準乃至最簡單的軟件模塊重置,他們就變得手足無措,甚至需要翻看隨身攜帶的、已經磨損嚴重的紙質簡易操作手冊,回答得磕磕絆絆。
露娜又詢問了他們的教育背景,大多數人只是聳聳肩,表示讀過幾年書,有的甚至直言不諱地說自己來自蘇丹或乍得,是為了“更好的報酬”來當兵的。
真相如同拼圖般在她腦海中逐漸完整:
沙特軍隊,尤其是其常規部隊,嚴重依賴外籍雇傭兵來填補員額和執行艱苦任務。
這些來自蘇丹、巴基斯坦、也門乃至更遙遠非洲國家的職業軍人或謀生者,構成了沙特軍隊的“肌肉”,但他們與先進的外骨骼系統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知識鴻溝。
他們更像是操作員,而非真正理解并能充分發揮系統效能的主人。
而沙特本土的士兵,尤其是軍官階層,似乎更傾向于擔任管理、指揮(哪怕是低階)和“形象代表”的角色,他們享受著軍隊提供的優厚待遇和社會地位,但真正沉下心來鉆研技戰術、與士兵同甘共苦的職業精神,卻嚴重缺失。
軍官多為與王室或貴族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子弟,晉升往往依賴于出身和關系,而非戰功或能力。
最后,他們來到了裝甲兵駐地。
廣闊的停車場上,一排排涂裝著沙漠迷彩的鋼鐵巨獸在陽光下熠生生輝,氣勢恢宏。
這里是m1A4主戰坦克的天下,甚至還有少數幾輛最新型號的m1A5,其炮塔造型更加科幻,附加裝甲和傳感器模塊也更多。
從純硬件角度看,這支裝甲力量的紙面數據足以讓任何對手重視。
一位身材微胖、笑容可掬的沙特裝甲兵上校熱情地介紹著,如數家珍般地報出每一型坦克的馬力、穿甲彈威力、火炮精度數字。
他特意引導露娜去看一輛m1A5,夸耀其新型數字化火控系統和更強的防御能力。
然而,露娜的關注點卻不在這些華麗的數據上。
她的目光如同探照燈般掃過這些鋼鐵巨獸的細節。
她注意到,許多坦克的履帶銷釘磨損狀況比預期要嚴重,說明日常訓練行駛里程可能不低,但缺乏必要的惡劣地形磨合;
一些坦克的炮管根部有不易察覺的油污滲出,可能是密封圈老化或維護不到位;
更有甚者,她看到一輛正在啟動進行調動的m1A4,其燃氣輪機發出的聲音并不那么平穩,夾雜著些許異響,而旁邊的維修兵似乎并未察覺,或者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