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學識、地位越低的讀書人,越注重讀書和教書的形勢。他們沒有大儒們那樣有底氣,若不循規蹈矩,他們心里就很忐忑。
同時,循規蹈矩也是他們維持自尊的方式。
盛世文人大致都比武人更受重用,但在亂世之中
,誰拳頭大誰就能活到最后。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大多生活凄慘。
若是有本事的文人,還能找割據一方的軍閥投靠。可惜這樣的文人太少,大部分文人都也就會讀幾本書多認幾個字。
在盛世之中,他們可能會考個秀才,好一點就考個舉人。在亂世,便百無一用是書生了。
明王的軍隊聘請這些百無一用的書生來教書,他們就算不是故意想為難學生,長久以來對軍士們的怨氣和自己文人的傲氣,也讓他們的教學不會順利。
就算是小孩面對趾高氣昂的老師都學不進去,更何況這群手中有刀的老兵油子?
陳標合上小本本,不由嘆氣。
這些問題,就算朱元璋下令,甚至砍幾個人的腦袋,都無法解決。因為這是社會的現狀,是需要很多年的教育,潛移默化移風改俗。
在這一個處處都很割裂的社會,推行什么都好難。
陳標揉了揉太陽穴,繼續思索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讓正統的文人們來軍營教導軍士識字恐怕是不行了。或許他應該從軍隊中找會讀書習字的人,自己先手把手教會他們如何教書,讓這群人再去教導更多的弟子。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
再進一步壓榨勞動改造營和流民,將教導軍士識字識數納入“積分任務”,當教學和老師切身利益掛鉤的時候,他們或許就會擯棄無謂的“自尊”,怎么教得快怎么來了。
結果還是得用上績效考核這種該掛路燈的方式嗎?我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奸商啊。
陳標又揉了揉太陽穴,嘆了口氣。
他正嘆氣的時候,頭上多出一片陰影。
陳標抬頭看,朱文正擦了擦跑出來的汗,不知道從哪拿來了一張巨大的芋頭葉子。
陳標抱住大葉子的根莖:“謝謝正哥。”
朱文正咧嘴笑了笑,道:“要解決的問題想到答案了嗎?”
陳標點頭。
朱文正道:“那就好。可以回去了你再不回去,四叔恐怕要差人來綁你回去。
陳標抬起下巴:“他不敢!”
朱文正道:“那可不一定。怎么,還不想回去?”
陳標道:“我想試著改一改這里的教學方式,試過之后才能給主公寫折子。”
朱文正道:“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就說,但讓我教學生免談。”
陳標笑得直不起腰:“不準免談,就讓你教學生,偏要你教學生!”
朱文正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他義父如果這么做,他已經鬧開了。但標兒的請求,他只能捏著鼻子照做。誰讓他是標兒最好的哥哥?李文忠和陳英就是個屁!
軍營中基礎教育的事由陳標全權做主,他十分無情地給夠了軍營中所有教書先生的教資,遣散了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