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們拿著儀器,戴著氧氣面罩已經準備妥當。只要墓門一開,他們看到有可能會受損傷的文物,立刻就會把文物塞進保管箱保護起來,盡全力不會損傷任何一件文物。
墓門如同史料中所記載的那樣,明太宗提倡薄葬,他的墓基本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沒有什么“純天然無污染”的高檔玉石木頭材料,甚至墓門上面的花紋大概都是水泥未干的時候畫上去,連色彩都沒有,十分敷衍。
考古學家湊近墓門,戴著勞保手套,用小刷子輕柔地刷去水泥墓門上的塵土,讓墓門上的花紋重新顯示。
墓門上有龍鳳呈祥,飛禽走獸,花鳥祥云,以及十二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水泥板,后面空,隨便砸,別心疼!”
考古學家用激動到顫抖的聲音讀出這十二個字,表情瞬間呆滯。
世界任何國家的考古學家都要學華文,所以這十二個字在場的考古學家們都認識。
所有考古學家全部當場呆滯。
記者也呆了。
他不敢置信地問現場主持考古挖掘的負責人、明史專家張教授:“張教授,你確定咱們沒挖錯地?”
張教授用戴著勞保手套的手指輕輕觸碰墓門上龍飛鳳舞的大字,喜不自禁。
“民間野史傳聞,明太|祖為擔心兒子的墓葬太過簡陋,成了太上皇后第一件事就是為兒子修墓。明太宗墓中許多文字都是明太|祖親手所寫。”
“這確實是明太|祖的親筆題字,是朱元璋的字跡,沒錯!”
記者:“啊?!”
一個考古專家過來道:“我們剛剛已經遠程連線后方,之前發現的‘歡迎來挖’等字的字跡,和明太宗所存不多的墨寶鑒定結果終于出來。之前發現的字,確實是明太宗親筆所書。”
記者露出了癡傻的表情:“所以說,洪文皇帝寫‘歡迎來挖’,洪武皇帝寫‘隨便砸’?!”
張教授笑道:“是這樣沒錯。”
記者哭笑不得:“張教授,這后面真的是墓葬,而不是洪武洪文皇帝父子倆給盜墓賊埋的炸|藥?”
張教授幽幽道:“這個……我們確實考慮過。所以在初期探查的時候,我們專門探查了這一點。放心,后面沒有炸|藥。根據聲波檢測,這后面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墓室。”
記者還在那里滿臉不敢置信,全世界觀看直播的網絡上,評論都已經炸了。
#我的墓歡迎來挖#
#我兒子的墓隨便砸#
這兩個熱搜,上了國內外所有社交軟件。
世界上無數洪武洪文皇帝的真愛粉們,都在絞盡腦汁給他們心中逼格超高的神仙父子二人找借口,以挽回他們碎了一地的清高神仙人設。
作者有話說:
關于和皇帝重名的事有什么驚訝的,度娘一下,全國有八百多人叫李世民,其中兩成還是女性。何況這還不是叫朱元璋,只是叫朱國瑞而已。
這一章為存稿,當你們看到這一章的時候,我已經在醫院了。
番外都寫完了,卡著30號完結,都是下午18點更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