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里陷入一片死寂,連空氣都仿佛凝結成了冰。
劉世廷臉上那標志性的溫和笑容徹底僵住,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眼神深處掠過一絲難以捕捉的狼狽和惱怒。
他下意識地端起保溫杯,卻發現自己的手指也在不易察覺地輕顫。
他勉強喝了一口水,喉嚨滾動,似乎在吞咽某種難以言說的梗塞感。
他張了張嘴,似乎想反駁江昭寧“過度解讀”、“不了解宗教特殊性”,或者再強調一下“穩定大局”、“避免引發宗教矛盾”的重要性。
但最終,在江昭寧那如寒潭般深沉冷冽的目光逼視下,在秦怡列舉的無可辯駁的事實面前,他那些慣用的、圓滑的詞匯,第一次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他最終只是喉結再次滾動了一下,將到了嘴邊的話又硬生生咽了回去,臉色變得有些灰敗。
“農禪祖訓,丟到了爪哇國!”江昭寧的聲音再次響起。
這一次,卻帶著一種穿透時空的沉重回響。
不再是剛才的雷霆震怒,而是沉淀下來的、錐心刺骨的悲涼。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會議室厚厚的墻壁,投向了遠方那座云霧繚繞的山巔古剎。
“諸位,可還記得我剛才吟的布袋和尚那首偈子?”他再次低聲吟誦,聲音在寂靜的會議室里回蕩,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的重量:“‘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吟誦完,他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那沉默里飽含著對一種逝去精神的深切緬懷。
“低頭插秧,尋常勞作。就在這最低的姿態里,在渾濁的泥水中,卻映照出朗朗乾坤,浩瀚青天!”
江昭寧的聲音陡然拔高,“這是何等的智慧!何等的境界!六根不為外塵所染,在勞作中保持清凈,這就是修行的大道!”
“看似退步,彎腰插秧,實則是向前,證悟大道!”
“清涼寺的僧侶,正是在這片禪田里,一鋤一犁,躬耕不輟,在汗水中打磨心性,在泥土里參悟禪機!”
“這片田,是他們的命脈,是他們精神的象征!是他們區別于世俗、證得菩提的根基!”
他的目光銳利如電,掃過鄂建設和谷莊,掃過每一個常委的臉,最后定格在虛無的前方,仿佛看到了那荒草叢生的禪田景象:“可如今呢?田,荒了!心,也荒了!”
“精神的根脈,斷了!”
“他們拋棄了賴以立身的根本,拋棄了祖師大德用血汗踐行的道路!”
“一頭扎進了銅臭的泥潭里,還美其名曰‘現實’?‘過日子’?”他猛地一拍桌子,這次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玉石俱焚的決絕,“當清修之地變成赤裸裸的生意公司,他們丟掉的是千年的傳承!”
江昭寧的聲音每一個字都浸透了沉痛與無邊的憤怒:“這不是小問題!這是根子爛了!是方向錯了!”
“是有人在把佛祖的清凈道場,當成自家的搖錢樹,當成予取予求的私人領地!是在玷污信仰,敗壞風氣,腐蝕人心!”
“這種‘現實’,我們縣委,還要體諒多久?還要縱容多久?!”
他的質問,如同沉重的鼓點,一聲聲敲打在每個人的心頭。
會議室里,只剩下粗重的呼吸聲,和一種無形的、令人窒息的巨大壓力。
窗外的天色,似乎更加陰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