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次縣里派來輪訓的不止他一個。他記得看過那份名單,上面有個廖富國,雍平農業局的副局長。
他連忙迎上去,和廖富國熱情地握了握手。出門在外,遇到家鄉的干部總是格外親切。
“廖局,沒想到你比我還早到一步呢!怎么樣?環境都熟悉了吧?住處安排好了嗎?”張天云笑瞇瞇地問。
“熟悉了熟悉了!我昨天就來了!今天已經報到了。住處嘛,按照組織規定,得住宿舍。不過您放心,都已經安排妥當啦!”
廖富國也笑得合不攏嘴,說著還主動幫張天云拎起了行李,兩人一塊兒走進了大門。
這江南省黨校還真是名不虛傳,占地面積足足有幾百畝呢!
教學樓、宿舍樓都被打掃得一塵不染,看起來清清爽爽的。綠化也做得特別好,道路兩旁都是四季常青的樟樹,樹冠都連成了一片。
要是到了夏天,在這校園里溜達一圈,那感覺,肯定美滋滋的!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林蔭大道上灑下斑駁的光影,蟬鳴聲此起彼伏,給這條道增添了幾分獨特的韻味。
黨校,這個專門培養未來領袖的地方,張天云和廖國富一踏入,就感受到了與眾不同的氛圍。
他們身邊穿梭的大多是30歲以上的中年人,少了些青春校園的喧囂,多了份沉穩和內斂。
這里的學子們,一個個獨來獨往,步伐匆匆,臉上掛著嚴肅而專注的表情,仿佛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遠大的夢想。
盡管路上人來人往,但這里卻出奇地安靜,連張天云和廖國富都不自覺地放慢了腳步,減少了交談。
廖國富在前面引路,張天云緊隨其后,先把行李安置在了廖國富的宿舍。
宿舍環境還算不錯,50平米左右的兩室一廳,住著四個來自不同縣的“老男孩”。
他們的口音各異,但都用普通話熱情地和張天云打著招呼。
一番客套的寒暄后,張天云才前往學員工作部報到。
報到處有三個人,其中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看起來溫文爾雅的男人接過了張天云的介紹信。
他透過鏡片掃了張天云一眼,眉頭微皺:“26歲?雍平縣月全鎮的黨委書記?雍平縣的干部更新換代挺快的嘛!”
張天云一聽,心里咯噔一下,隨即笑道:“這都是黨的栽培!我才有機會來省黨校深造!”
儒雅男人似乎對張天云的回答不太滿意,眉頭皺得更緊了。
他一向不太瞧得上那些從基層摸爬滾打上來的干部,總覺得他們和泥土打交道,能有什么大出息?
他隨手將介紹信遞給旁邊一位四十歲左右、妝容精致、身材豐滿的女人:“雍平縣的輪訓干部,你安排一下吧!”
女人接過介紹信,掃了一眼張天云,然后在電腦上敲了幾下。
突然,她眉頭一皺:“這位同志,這次輪訓名單上沒有你的名字啊!你是叫張天云吧?”
張天云一聽,心里頓時懵了:怎么可能沒有自己的名字呢?
他正想說些什么,金絲眼鏡男已經不耐煩地插話了:“沒有名字?你是不是弄錯了?你去組織處問問吧!”
“不可能弄錯的!您看這介紹信,沒問題的!”張天云急忙辯解道。
金絲眼鏡男臉色一垮,笑道:“難道是我方有誤不成?你們單位的輪訓干部,個個都這么‘別具一格’,絲毫不懂規矩?”
張天云心里直犯嘀咕,這哥們兒是哪兒冒出來的?黨校可是干部成長的搖籃,他這副嘴臉,哪像個領導的模樣。
張天云深吸一口氣,硬是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一臉無奈地往樓下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