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顧孩子臉面的教育行為,深深傷害了孫毅杰,孫毅杰早已聽夠那些關于“家教”、“修養”、“感恩”的大道理,他想掙脫,他感受到全班的嘲笑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感覺每一秒都如坐針氈,然后——
然后滾燙的血液就直沖頭頂。
他再次失控。
“夠了。”孫毅杰動作幅度很大地站起來,課桌椅發出刺耳的摩擦聲,周圍一片安靜。孫毅杰就這么在老師錯愕的注視,和全班同學的驚呼聲中,再一次奪門而出。
這一次,他只想跑得越遠越好,永遠逃離這些令人作嘔的“道理”和虛偽的“關懷”。幾個平時一起打球的同學追了出來,花費好長一段時間,好說歹說才把他勸了回去。
孫毅杰再次面對講臺上的老師,聽著他繼續滔滔不絕講著大道理。孫毅杰只能緊握拳頭藏在桌下,用指甲深深掐進了掌心以此種方式冷靜下來。
他知道不能揮拳,在這里,暴力只會帶來更可怕的后果。最終,他只能低下頭,強迫自己擠出慚愧和懺悔的表情,實則內心是一片冰冷,什么話都聽不進去。
那堂課上,易天也在。易天是孫毅杰同班同學,他坐在教室的后排,默默地看著這場鬧劇。看著老師為了“教育”一個人而浪費全班人的時間,看著孫毅杰那居然還敢屈辱的表情,易天心中感到不公平,就因為有孫毅杰這樣的人存在,才無法實現公平公正,他感覺幻想徹底破滅了。原來所謂的“平等”,從來都只是個漂亮的幌子。
說回孫毅杰。孫毅杰以為拼盡全力考上大學,就能徹底掙脫父母編織的牢籠,那承想原來只是換了個形狀。
但至少,大學廣闊的天地給了他喘息的空間。他在籃球場上,是叱咤風云的主力,每一次漂亮的過人,每一次精準的投籃,都能引來場邊陣陣歡呼。他享受這種榮譽。
看著來自不同地域,風格各不同的女孩為他駐足,看著他們投來的崇拜的目光,聽著那些熱烈的掌聲,他真的很享受,這是他從未嘗過的甜美滋味。
即使摻著苦澀,自由的味道也讓他深深陶醉。
后來,寒暑假、節假日,理所當然成為他躲避回家的完美借口。每次打電話回家,只要對著父母說:“路程太遠了,票很難買”、“隊里有集訓,不回去了,耽誤時間”、“找了個兼職的地方鍛煉自己”,只要想出層出不窮的理由,他可以不回家。
然而,每一次,當宿舍里只剩下他一人時,他看著窗外萬家燈火,想著大家團圓景象,也是會感到一絲孤寂。
但這絲孤寂很快就得來的自由湮滅。掙脫束縛后的自由足夠將他的內心填滿。呼吸著沒有父母在的空氣,沒有大道理縈繞的空氣,孫毅杰都能感覺到愉悅,覺得自己一個人的日子無比珍貴。
父母怎么可能輕易放開孫毅杰,當然也曾開車來過學校,想接他回去。孫毅杰礙于同學的目光,不好在眾目睽睽之下對父母發難,只能沉著臉,不情不愿地坐進車里。但回家待不了兩天,他總能找到理由一個電話,匆匆逃離那個讓他窒息的家。好在父母見他并非去什么不三不四的地方,久而久之,也就由他去了。
對孫毅杰而言,家是冰冷的場所,學校才是他心馳神往地方,如同烈馬喜歡無邊的草原,他也是一匹烈馬。孫毅杰愛死了學校這片能讓他自由奔跑的土地。
有人說孫毅杰“身在福中不知福”;也有人感同身受,嘆息著“我爸媽其實也差不多”。人無完人,孫毅杰雖沖動、莽撞、不講道理,卻也重情重義,為朋友能兩肋插刀。或許很多年以后,當他歷經世事,棱角被磨平,他會對父母當年的做法有所理解吧,甚至生出些許遲來的感激……
以后的事誰知道呢。未來,本就是一本寫滿未知的書。
一拳難平非議聲,
兩拳換得鴉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