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大案牽扯到六部幾乎一半官員,有貪污的,有隱瞞不報的……群臣在牢中辦了許久的公,等待大理寺提審。
空印案雖然也牽扯到許多人,但基本是地方官,朝中大官受牽連較少。兩廣大案能欺上瞞下,自然牽連高官勛貴無數(shù)。這反撲當然更厲害。
為常葳潑污水、對馬秀英指桑罵槐是第一波反撲,大理寺丞吳庸的上奏是第二波反撲。
當從大理寺的試探被攔住,兩廣的中小士紳開始支持查案之后,兩廣大案的反撲似乎終于結束。朝中風浪暫時平息,等待皇帝和諸公決斷。
當?shù)谝慌X袋被砍完之后,終于輪到了沒被朱標“逼殺”的人。
這時候他們發(fā)現(xiàn),原來站出來的人才是聰明人。
在報紙中,太子逼殺的人被寫成良心未泯,竟然有百姓開始同情他們。甚至有些罪責較輕的人,只是自己死了,全家都免了責罰。
他們就沒有這么好的運氣,至少是一個抄沒所有家產,全家流放的懲罰。
在封建時代,對士紳而言,抄沒所有家產再流放,恐怕比殺了他們還痛苦。
有些人提前把家產轉給了宗親,造成自己家徒四壁的錯覺。
豪商朱元璋可不吃這套,他腦海里已經有了“轉移資產”和“收支流水”這個概念,早就盯緊了日常對方日常花銷,把對方宗親抓了個正著。
如果是在現(xiàn)代法治社會,這些人恐怕真的能逃掉。但現(xiàn)在還有龍椅,還有皇帝。皇帝說你家的錢是貪官轉移的資產,都是先抄家,再查找證據(jù)。
這其中是否有冤屈無辜未可知,只知道劊子手的刀砍廢了好幾把。
百姓們就算提前被安撫過,也難免有些人心惶惶。
還好葉錚寫的戲十分精彩,朱標又讓戲劇團加排以前最得百姓喜愛的戲,百姓們看戲看得開心,就忘記刑場的血腥了。
這一幕在當時一些腦袋比較清醒的人看來十分恐怖。
大明的南京城,一邊是刑場血流成河,哭嚎聲不斷,官宦聚積那條街,幾乎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縞素,仿佛王朝末日。
另一邊,百姓們卻仿佛要補上之前因皇帝太子剛回京辦理大案而取消的新年和元宵節(jié),穿上了自己給新年攢的新衣服逛街看戲,茶樓酒肆戲園子都人滿為患。
皇帝還暫時取消了幾條街的宵禁,在那幾條街掛上了彩燈,讓百姓們可以徹夜玩耍。
外地客商本不想在兩廣大案查案期間進京,但生意不等人,只能硬著頭皮來到南京。等來了南京之后,刑場確實可怕,但百姓們的生活基本沒受到打擾,甚至更加熱鬧。
只要不去官吏府邸聚積的那幾個城區(qū)。
客商們嘖嘖稱奇。
元朝滅亡還不到十年,如此割裂的場景他們曾看到過。只不過,那都是權貴聚積的幾條街歌舞升平,仿佛盛世;城外流民啃著樹皮吃著觀音土,扒拉著城墻求能進城討一條活路,尸橫遍野;城中大部分地方市井蕭條,四處都有衣衫襤褸的人乞討,人間慘景。
南京城卻是普通百姓高高興興補上過年的熱鬧,權貴們閉門不出。
羅本攙扶著老師施耳,聲音低沉道:“真是荒謬。”
施耳漠然道:“這種荒謬,總比元朝好。”
羅本嘴唇動了動,低頭不語。
“找個地方住下……好了,不需要找了。”施耳露出了像是看到了臭蟲般嫌棄的表情。
羅本順著施耳的視線看去,一位穿著青色布衣的清瘦老者正手持折扇,一邊扇著扇子一邊朝著他們走來。
施耳呸了一口:“大冬天扇扇子,病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