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陳朔一家三口準備出發去參觀京西國際學校。
原本陳朔想讓林悅在家休息,照看兩個小的,但林悅對女兒的教育問題非常上心,堅持要親自去看看學校的環境和氛圍。
恰巧,華老爺子派了信得過的保健醫生過來,說要接兩個雙胞胎小子去華家讓老爺子看看——華老爺子就喜歡小子,可惜畫家就只有華小天一根獨苗,現在干孫女一下子就生了兩個小子,可把華老爺子高興壞了!
而這樣林悅也正好跟著陳朔和樂兒一起去看學校。
坐上車,前往學校的路上,細心的陳朔就發現,平時像只快樂小鳥一樣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的樂兒,今天卻異常安靜,小臉靠在車窗上,看著外面飛速倒退的街景,興致不高的樣子。
這丫頭人如其名,向來是個樂天派,很少見她有情緒低落的時候。
陳朔和林悅對視一眼,都察覺到了女兒的異樣。
“樂兒,怎么了?今天好像不太開心?”陳朔柔聲問道。
樂兒轉過頭,小嘴微微撅著,帶著點小委屈說:“爸爸,媽媽,我們怎么又要去新學校呀?不是回我原來當班長的那個學校嗎?我原先在班里還有好幾個好朋友呢,我們說好了要一起跳皮筋、分享貼紙的……還有寧海那邊,我離開的時候,都沒來得及跟她們好好告別呢!”
小家伙越說聲音越小,顯然對離開熟悉的朋友和環境感到失落和不舍。
陳朔和林悅一聽,心里頓時涌起一陣愧疚。
他們光顧著為女兒規劃所謂“更好”的教育路徑,卻忽略了孩子最真實的情感需求。
仔細一想,樂兒這才上二年級,就已經換了兩所學校,現在又要換學校,確實太頻繁了。
而且,她已經在之前的學校建立了自己的小社交圈,有了要好的朋友,他們做父母的,在這方面的確考慮不周,沒有充分尊重和傾聽女兒的感受。
陳朔伸手揉了揉女兒的頭發,語氣誠懇地道歉:“樂兒,對不起,是爸爸和媽媽考慮得不周到,沒有提前跟你好好商量。這樣,下次我們回寧海的時候,爸爸帶你去買很多漂亮的禮物,由你親自送給你的好朋友們,向她們道歉和告別,好不好?”
他頓了頓,繼續安撫道:“而且,到了新學校,你也會認識很多新的小朋友,他們可能來自世界各地,會很有趣的。爸爸這次向你保證,只要你覺得喜歡、適應,我們以后絕對不會再這么頻繁地給你換學校了,讓你能安心地交朋友,好好學習。”
林悅也連忙補充:“對啊寶貝,我們今天只是去看看。如果你覺得這個新學校不喜歡,不適應,那媽媽和爸爸就還送你回原來的人大附小,讓你繼續和你的好朋友們在一起上學,好不好?我們聽你的。”
聽到爸爸媽媽的道歉和保證,尤其是聽到有可能還能回去和好朋友一起上學,樂兒臉上的陰霾頓時一掃而空,眼睛重新亮了起來,用力地點了點頭:“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