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卷枯葉,寒夜叩柴門。老嫗衣單薄,幼子腹空蹲。回身召僚屬,急發賑糧溫。不求碑上譽,但使眾黎安。”
“赤地禾苗渴,官靴染土塵。引泉通野陌,先潤最貧人。”
“……”
劉建勛作品的首頁,就是其作的幾首詩。
幾乎全是“體恤民情”一類的。
“喲,只從詩句上看,還是個辦實事兒的?”葉青挑了挑眉,“該不會是李紳那種吧。”
李紳就是《憫農》的作者。
看似是個好官,可惜卻貪贓枉法、強搶民女,好官該做的事兒那是一點都不搭邊。
好在。
興許也是害怕葉青誤解。
楊永特意給出了劉建勛的生平——
并非出自門閥世家,而是出身落魄寒門,沒辦法察舉做官,便干脆走了科舉的路子。
出任安順知縣前。
他還在平昌縣當過一年知縣,因為修筑河堤有功,這才平遷到安順縣,為的就是賑災。
看似是上難度。
但科舉出來的都得這樣干,因為要跟門閥貴族斗,必須身上有實打實的政績才行。
只要能大致解決,基本上就能平步青云。
“很好,表里如一,喜歡辦實事。而且因為荒年災情的緣故,可能縣試的題目也會與此相關……”
葉青直接翻到最后面。
上面有楊永給出的題,一看內容,果然楊永也是這樣想的。
葉青嘴角上揚:
“不難!”
當然,這個不難是以他的平生積累給出的結論。
即便如此。
葉青也不會小覷天下英雄。
所以大致瀏覽了一遍,確保所有的經義題都在自己的知識庫內,并無陌生題之后,他便直接開始做題。
楊永出的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