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柴秀吉,尾張愛知郡中村鄉一個農民的兒子。
十八歲的時候,還叫藤吉郎的羽柴秀吉離開了第一個主公松下之綱,隨后出仕了織田家,成為了織田信長麾下的雜役。
隨后慢慢以足輕的身份開始獲取功勛。
二十五歲的時候,羽柴秀吉娶了淺野長勝的養女寧寧,開始以木下藤吉郎自稱。
隨后,十二年間,羽柴秀吉經歷了觀音寺城之戰(攻滅六角)、金崎之戰(信長包圍網)、小谷城之戰(攻滅淺井)等等一系列大戰,逐漸成為織田家中大將。
期間,羽柴秀吉分別以織田家重臣柴田勝家和丹羽長秀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將苗字從木下改為了羽柴。
三十七歲的時候,因功獲賜了近江琵琶湖畔的長浜(bang)城,成為城主。
三十九歲獲封從五位筑前守一職,并在隨后參與了手取川之戰(對抗上杉謙信)、信貴山城之戰(攻打松永久秀)等,開始成為織田家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
四十二歲,以軍團長的身份率軍進攻播磨、但馬等地,連續攻下四個國被織田信長賜予播磨、但馬、因幡三國領地。
此時,四十六歲的羽柴秀吉在本能寺之變之后討伐了明智光秀,開始成為織田家中的實權大佬。
但這對于真田昌幸來說,有些太過遙遠了。
“羽柴離我們太遠了,根本無力影響信濃的局勢,難道你還指望我真田家遇到攻擊的時候,羽柴秀吉能派兵支持我們嗎?”真田昌幸感覺真田信幸簡直在天方夜譚。
雖然真田信幸展露了能力,但真田昌幸仍然不認為此時選擇投靠羽柴秀吉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倆家離得太遠了,真要有事,遠水可救不了近火。
“父親,德川家極具野心,從德川家在本能寺之后的動向便不難看出,德川家康已經將甲斐和信濃視為囊中之物。”
“與德川家結盟,無疑是與虎謀皮。”
“我真田家若是投靠德川或許能保全家名,但這真的是父親想要的嗎?”
真田信幸說了一堆只是為了表達一個意思:信濃你要還是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