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才將謝老漢所贈的面粉袋與柳木柄粉篩,以防潮油紙層層裹好,妥善塞入儲物艙內,便見上游河道悠悠飄來一艘滿載布匹的木船。船頭立著一位老漢,雙手沾滿棉絮,懷里緊抱一匹色澤暗沉的棉布。黑褐色的布銹順著布紋蜿蜒而下,在船板上積起一層灰蒙蒙的碎絮。他一邊奮力揮動著織布梭,一邊扯著嗓子高聲呼喊:“解銹俠!等等俺吶!俺們布坊都快撐不下去啦!”老斬見狀,急忙吩咐船工停櫓。那老漢心急如焚,撐著竹篙,臉上汗水混著棉絮,匆匆朝著這邊趕來。船上諸多布匹尚未疊放整齊,沾染銹跡的棉布在風中肆意晃動,風一吹,揚起的棉絮裹挾著鐵銹味,刺鼻又嗆人,聞之令人鼻子發癢、喉嚨發緊。“俺是北河布坊的,專織棉布、麻布,供鄉親們做衣裳、縫被褥。可如今遭了布腐蝕銹,剛織好的布全廢了,就連存布的庫房都銹得漏風,布農們都快沒活路咯!”
金銹侯正手持粉篩,琢磨著如何篩出更為細膩的面粉,聽聞“布坊”二字,差點失手將粉篩掉進面粉袋里:“這銹毒是跟咱們杠上了?剛救完粉坊,又來個布坊!布可是過日子的根本,沒好布做衣裳,寒冬臘月不得凍僵了,這日子還咋過喲?”老斬接過老漢遞來的黑布,伸手一摸,觸感又硬又脆,還沾滿了銹粒。湊近一聞,棉絮的霉味與鐵銹味相互交織,嗆得人接連打噴嚏,手指上的布銹怎么搓都搓不掉。“這布銹比先前的更為難纏,連棉布都能銹得發霉,怕是紡紗的紡車、織布的織機都已遭受污染。”
“布坊離這兒還有多遠?”老斬問道。老漢抬手抹了把臉上的汗水,指著北邊的河灘說道:“順著這條河再走上三十里,瞧見掛著布幡的院子,那便是了。俺們試著把發黑的布洗了一遍,結果水里全是銹渣,布越洗越破;就連染布的染缸,都銹得裂了縫,染出來的布滿是黑斑點,根本沒法用!”小芽掏出護海珠,湊近棉布一照,原本澄澈透亮的藍光“唰”地一下變成暗褐色,布銹如同棉絮一般緊緊粘在珠子上,用靈泉水沖洗了二十余次都未能洗凈。“這布銹都滲進棉線里了!棉布本就容易吸附潮氣,混入銹毒后,不僅會發霉變脆,還能將織布工具全都銹住,一旦沾上就難以扯下!”
快船當即調轉船頭,朝著北河布坊疾馳而去。越靠近布坊,空氣中的棉絮味愈發濃郁,本該清新宜人的棉布香,此刻卻混雜著鐵銹的腥氣,吸上一口,鼻子便癢得難受。金銹侯揉著鼻子,打了個噴嚏,嘟囔道:“這味兒比放久了的舊麻布還難聞,怕是剛彈好的棉絮也廢了。”遠遠望見布坊,眾人皆倒吸一口涼氣——織布作坊內,滿地皆是撕碎的布匹,沾滿銹跡的棉線纏繞得到處都是;紡紗的紡車銹得無法轉動,織布的織機銹成了黑黢黢的疙瘩,就連卷布的木軸都銹得掉渣;幾個布農蹲在庫房門口,手里緊攥著斷了線的織布梭,望著發黑的棉布唉聲嘆氣,有的甚至眼眶泛紅。
船剛靠岸,一位系著粗布圍裙的老漢便急忙迎了上來。他的圍裙上沾滿了棉絮和銹渣,袖口處粘滿線頭,走路時還不時有棉絨簌簌掉落。“解銹俠可算來了!再晚幾日,俺們這傳承了七代的老布坊,可就徹底毀了!”這老漢姓秦,是布坊的老掌柜,眾人皆稱他秦老漢,方才劃船的正是他的兒子。眾人跟著秦老漢往布坊里走去,地上的棉絮與銹泥相互混雜,又滑又軟,踩上去“咯吱”作響,還沾滿了鞋子。金銹侯一個不留神,腳下一滑,手撐在了織布機上,掌心瞬間沾上一層黑布銹,疼得他連忙甩手:“這布銹咋跟細針似的?又扎手又刮得慌!”
主織布房的門一推開,一股濃烈的霉味與鐵銹味撲面而來,嗆得人咳嗽不止。屋內的織布機、紡紗車皆銹成了黑疙瘩,地上的棉線堆變成了黑褐色,輕輕一扯便斷。幾個布農正拿著錘子敲擊織布機上的銹跡,每敲一下,銹渣與棉線渣便簌簌掉落,揚起的黑灰將屋子都染得昏暗了幾分。秦老漢指著庫房,聲音顫抖地說道:“三天前清晨,俺來織新布,一踩織布機就覺著不對勁。剛紡好的棉線,織出來的布全是黑的,還一扯就破!俺們原以為是棉線壞了,換了新彈的棉絮,結果還是老樣子,就連庫房里存的好布都遭了殃!”
小芽抓起一把黑棉線,放入靈泉水里,水面瞬間冒起泡泡,棉線緩緩散開,水變成黑褐色,沉淀下一層銹渣。“這布坊的庫房底下,必定通著銹礦!棉布的濕氣將銹毒引了上來,滲進棉線和織布工具里,再順著布匹擴散至整個布坊。”她話音剛落,便聽見織布房那邊傳來“咔嚓”一聲巨響,眾人趕忙跑過去查看。原來是織布機的經線突然崩斷,帶著銹跡的棉線與木軸碎片四處飛濺,眼瞅著就要砸到旁邊彈好的棉絮堆,那些棉絮可還等著紡紗織布呢。
“快擋住!別讓銹棉線毀了新棉絮!”老斬大聲喊道。老鍋立刻催動靈力,金靈的金光與木靈的綠光相互交融,還融入了靈泉水的凈化之力與棉絮的靈氣,化作一道金黃與翠綠相間、帶著淡淡棉香的靈光。這靈光剛落到織布機旁,飛濺的棉線與碎片便瞬間停住,接著緩緩分離,最后變成干凈的棉線與木片,就連空氣中飄散的棉絮也被吸了進去。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秦老漢目睹這一幕,眼睛瞪得滾圓,手里的織布梭“哐當”一聲掉落在地:“這靈光竟還能把棉線和銹分開?比俺們用梳子梳棉線管用多了!”老鍋一邊維持著靈光,一邊解釋道:“木靈能護住棉線的韌性,金靈能凈化銹毒;再加上靈泉水,便能把棉線變干凈,還不影響織布的手感。”金銹侯和周師傅趕忙找來木板和麻繩,將崩斷的經線重新固定,又在織布機旁搭起一個防護架,以防碎片再次飛濺。
忙完織布機的事,眾人又跟著秦老漢前往紡紗房查看。房里的紡車銹得不成樣子,紡錠上纏滿黑棉線,旁邊的彈棉弓銹得拉都拉不開。秦老漢嘆了口氣,說道:“以往這紡車轉得又快又穩,紡出來的棉線又細又勻,如今可好,紡出來的線全是疙瘩,織出來的布跟破漁網似的!”小芽用靈泉水澆在紡車上,再讓老鍋用靈光掃了一遍,紡車上的銹跡慢慢褪去,露出底下原本的木色。“只要把工具上的銹毒清理干凈,重新彈棉紡紗,就能織出好布了。”
正說著,便聽見旁邊的染布房傳來一聲驚呼。眾人跑過去一看,原來是一位年輕布農在染布時,染缸突然破裂,染好的布全都掉進銹水里,瞬間變成了黑褐色。那年輕布農急得眼眶泛紅,幾乎要哭出來:“這是俺要給鎮上裁縫鋪送的棉布,如今全毀了,可咋跟掌柜交代啊!”秦老漢拍了拍他的肩膀,剛想開口安慰,就看見染布房的房梁上,一塊銹跡斑斑的木板突然滑落,眼看就要砸到那年輕布農。
“小心!”老斬大喊一聲,迅速抽出腰間長劍,朝著木板擲了過去。長劍“唰”地一下將木板劈成兩半,恰好落在年輕布農腳邊。金銹侯趕忙跑過去,將年輕布農扶起:“沒事吧?下次可得多留個心眼!”年輕布農擦了擦眼淚,搖了搖頭:“俺沒事,就是這布沒了,不知道咋跟裁縫鋪說。”小芽笑著說道:“別擔心,咱們把棉絮清理干凈,重新織布染布便是,保證比之前的更好。”
接下來的幾日,眾人與布農們一同清理棉線、修復工具。金銹侯跟著秦老漢學習織布,起初織出來的布要么線松,要么線緊,還沾著不少銹粒。秦老漢耐心教導他:“織布時腳踩要均勻,手遞梭子要穩,經線緯線得對齊,如此布面才平整。”金銹侯學了五天,終于織出合格的棉布,還試著用新染的布做了一個小布袋。秦老漢瞧了,笑著夸贊道:“不錯不錯,這布織得又密又勻,染的顏色還鮮亮!”
這天,眾人正準備將新織的布放入庫房儲存,忽然聞到庫房的墻角傳來一股怪異的味道。秦老漢趕忙撬開墻角的木板一看,只見里面有一個黑漆漆的洞口,飄出一股帶著銹味的潮氣。“不好!這洞口必定通著銹礦,潮氣把銹毒帶上來了,若不趕緊堵住,存的布還得壞掉!”老鍋立刻催動護布靈光,靈光化作一道光罩,將洞口牢牢封住。接著,他又用靈光掃遍庫房,把里面的銹毒全部清理干凈。
彈棉絮的時候,秦老漢特意在彈棉弓上涂抹了一層蜂蠟,說道:“這般彈出來的棉絮更蓬松,還能防止銹毒沾上,紡出來的線更干凈。”陽光灑在彈棉場上,棉絮的清香飄散得很遠。過了兩天,棉絮彈好了,秦老漢拿起一把,輕輕一捏,又軟又輕。布農們見狀,皆歡呼雀躍起來,秦老漢捧著棉絮,激動得雙手都微微顫抖:“這是俺們布坊這么多天來,彈得最好的一批棉絮!”
離開那天,布農們每人都送了一匹新織的棉布,布角用紅繩系著,上面貼著“護布之恩”的紙條。秦老漢還將自己用了幾十年的織布梭送給金銹侯,這織布梭乃是棗木所制,表面被磨得光溜溜的,還帶著淡淡的棉香。“這梭子遞線最為順暢,不卡線,你拿著,往后想織布了,便能自己動手。”
快船駛離布坊之時,布農們都站在岸邊揮手道別,有的還高高舉起剛織的布,朝著船上大聲呼喊:“解銹俠!下次來,俺給你們做新衣裳!”金銹侯趴在船邊,使勁揮著手回應:“一定來!到時候俺給你們織布袋!”他撫摸著織布梭,笑著說道:“如今有布、有粉、有油、有漆,往后的日子可太齊全了,做衣裳有布,做飯有粉,再也不用湊合了!”周師傅晃了晃新調制的護布油:“我把護粉珠的粉摻進護布油里了,往后織布的工具刷上這個,不僅防生銹,還能讓工具不粘棉線,更好用!”
船行至河中央,忽然瞧見遠處有一群人朝著他們揮手,還有人舉著布匹、粉袋、油桶、漆罐。老斬拿起望遠鏡一看,笑著說道:“是之前幫過的布坊、粉坊、油坊、漆坊的鄉親們!”眾人趕忙讓船靠岸,王叔、秦老漢、謝老漢他們都來了,手里拿著各自坊里的東西,有的還帶著剛做好的棉布包子。王叔笑著說道:“俺們聽說你們往布坊去了,特意湊到一塊兒來送送你們,這些東西你們路上用,包子還熱乎著呢!”
老斬接過東西,心中暖意涌動,眼眶都微微泛紅:“謝謝你們!這么遠還特意跑一趟。要是以后再遇到銹毒,你們也別慌張,捎個信給我們,我們肯定來幫忙。”秦老漢拍著胸脯保證道:“你們放心!俺們都學會用靈光清理了,還組了個護坊聯盟,誰家有難就去幫,肯定能守護好自己的坊子!”
快船再次啟航,朝著下一個目的地駛去。船尾的浪花里,裹挾著棉布香、米香、油香、漆香,陽光灑在船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金銹侯望著遠處的天空,忽然提議道:“咱們這一路幫了這么多坊子,要是把這些手藝寫成書,讓更多人學會,往后是不是就沒人怕銹毒了?”老斬點了點頭,眼神堅定:“只要咱們齊心協力,不管遇到何種銹毒,都能解決,老百姓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越來越紅火!”快船在河面上繼續航行,載著希望與溫暖,駛向更為遙遠的地方,水面上留下一道長長的波紋,宛如一條紐帶,將各個坊子的人心緊緊相連,也將守護的故事傳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