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巡撫高名衡、布政使梁炳、巡按任浚、開封知府吳士講等人聯名的奏疏,遠比中原士紳們的書信到的晚了許多天。
朱仙鎮大捷的消息早已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雖然沒有身臨其境般的感受,但并不影響人們的喜悅之情,大家奔走相告,街頭巷尾,無不在談論此事。
別看崇禎皇帝深居大內,可這街頭巷尾的各種小道消息,他并不比朝中大臣知道的晚多少,畢竟隨著崇禎皇帝思想的改變,如今的東廠和錦衣衛也不再是崇禎剛登基時候那般了。
不過,像朱仙鎮大捷這等軍國大事,崇禎皇帝不可能僅憑民間傳言就簡單相信。
他一直在焦急地等待著邊永清的密報,以及永寧伯的捷報,甚至已經在內心里暗罵永寧伯張誠、監軍邊永清來……
尤其是這個邊永清,更加不是個東西,不是都告訴他了,前線但有風吹草地,都立刻快馬密報上來,以免自己為之憂心。
就在崇禎皇帝等得不耐煩的時候,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東廠的廠公王德化火急火燎地一路小跑著奔來,到了乾清宮門前才減緩了腳步,生怕驚到崇禎皇帝。
“皇爺,奴才給您報喜來啦。”王德化站在乾清宮東閣門外,輕聲說著。
崇禎皇帝心中一直惦記著坊間的傳言,此刻也只聽到了“報喜”二字入耳,忙急切問詢道:“喜從何來?是開封的奏疏到了么?”
“是。主子爺,邊永清的急報。”王德化邁著輕巧的小碎步進了東閣,滿臉堆笑地說著:“大捷,永寧伯朱仙鎮大捷,闖逆敗退,開封無憂啦。”
崇禎皇帝“騰”地一下,就從御座上站了起來,完全不顧及天家的儀態,大步上前急急問道:“快,急報在哪呢?”
王德化立刻將手中邊永清的急報呈上,崇禎皇帝竟然忘記了回到御座上,就站在那里打開邊永清的急報,當場看了起來。
崇禎皇帝越看越激動,手中的信箋都隨之顫抖了起來:“勝啦……打勝啦……真的打勝啦!”
“王德化,這……這是真的么?”崇禎皇帝的臉上神情十分激動。
他的心里其實已經有了明確的判斷,之所以有此一問,無非是想要通過王德化的肯定,來進一步放大自己內心中的歡喜之情罷了。
“是。皇爺,大勝,大勝啊!”
“大勝……大勝……真的是大勝?”崇禎皇帝的臉上流下了兩行清淚,人也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多少年沒有這般揚眉吐氣啦?
這幾年來局面稍好一些,就迎來了建奴入寇,朝廷官軍紛紛入衛京畿,使得流賊趁機死灰復燃;而后閣老楊嗣昌親自督師剿賊,稍見起色,卻又被獻賊偷襲襄陽得手,進而逼死了督師楊嗣昌。
此后,便是闖賊進入河南中原大地,先破洛陽,兩圍開封,先后兩任陜督殞命中州,闖賊肆虐中原,竟致無人可擋之地步。
而與此同時,建奴大軍又再次進犯錦州,朝廷不得不調集二十萬大軍迎敵,雖說取得了錦州大捷,可國庫也因此徹底虧空,超支嚴重。
偏偏此刻,闖王大軍再次圍攻開封,就連督師丁啟睿、左良玉的大軍也是一觸即潰,眼看開封城已是朝不保夕。
崇禎皇帝已然無兵可調,左良玉新敗已無力再戰,黃得功、劉良佐等人又要對付獻賊和革左五賊,遼東兵馬還要防備建奴。
雖然將孫傳庭放去陜西整肅軍務,可一時半會兒的還是指望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