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三日,永寧伯回到了朱仙鎮。
他先是來到了碼頭巡視,只見沙河上停泊著大大小小的一溜船只,作為天下四大名鎮之一的朱仙鎮,經過這半個多月來的恢復,再次重現了當初的繁盛景象。
拉纖的號子聲與碼頭腳夫的號子聲,彼此呼應,此歇彼起,仿佛無休無止一般。
偶爾可見往來巡邏的軍兵,以及那一箱箱貨物上大大的“軍”字,時刻提醒著眾人這些都是勇毅軍的軍用物資,而非是民資民財。
沙河在朱仙鎮沿岸一帶,足有三四十處大小碼頭,這些碼頭有的專門走人,有的專門走貨,真正實現了人貨分流。
而這里的貨物又按照分類走各自的碼頭,如煤、木炭這些都走炭碼頭,鐵料、鉛料、銅料等都走鐵碼頭,布匹、面料等都走布碼頭,果脯、肉干等也有自己的專用碼頭。
更有甚者,如原本的山西會館、江浙會館、四川會館等還有自己的船運碼頭,專門用來裝卸自家會館的往來貨物。
這些會館專有碼頭,雖然也給外間的商人裝卸貨物,但對于自己商會內的客商給予優先權等許多照顧,其自有的貨棧、倉庫也主要是對內的。
而今,因受到闖賊之禍的影響,各商會基本上已經是名存實亡,只剩下一些伙計和下人看守會館和各處貨棧,富商老爺們都已逃離。
朱仙鎮被收復之后,各家商會雖然也都陸續有人趕來,但終究還是慢了一步,許多的碼頭和貨棧都已經被勇毅軍接管了。
各家商會雖然心中不情不愿的,但是有山西商會帶頭擁護和響應,他們也不好再跳出來反對永寧伯的大政方針。
現在,朱仙鎮外沙河上面南北兩端的碼頭,都已被勇毅軍所征用,并且在河上設置了鈔關,對來往船只進行查驗堪核,雖然暫時并未開始征收商稅,可這種情況也不知還能維持多久。
在碼頭上簡單看看,永寧伯便上岸回到了朱仙鎮內。
…………
今天,是“宣大商社河南總社”剪裁的大好日子,而永寧伯張誠也是為了此事,才急著從陳州趕過來。
山西總兵李輔明、河南總兵陳永福二人并排而立,孫時相、胡以溫、劉承祖等人陪在身邊,而他們身后是陳忠、何振雄、虎子臣、林芳平、徐進勇、向金寶一干勇毅軍戰將也都到齊。
宣大商社河南總社緊鄰著山西商會,同樣地處于朱仙鎮內的黃金地段,雖然占地不大,但卻也頗具規模,并不遜色與于其他的各大商會。
而宣大商社河南總社最受到關注的并不是其位置,也不是有多少新奇又緊俏的商品,而是其強大的軍方背景。
能在朱仙鎮開辦商號的可沒有省油的燈,他們哪一個不是人精子?
尤其是那些行商,更是常年在大明各地行走,啥樣的事兒沒見識過?
官商,對于他們而言,簡直就是司空見慣的事兒,已經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了。
可像今天這般明目張膽地以軍隊名義經商,他們可還是頭一次見到,私下里都在議論紛紛——永寧伯膽子忒大,如此作派,就不怕皇上知曉后,讓朝廷查辦嗎?
而且,大家更擔心宣大商社將來會強買強賣,甚至于向他們賒欠賬款,許多人已經在心里掂量著自己能夠承受多大的損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