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護衛大怒,躍躍欲試都想動手。
卻看呼延大人紋絲不動,大車內的王上也一聲不發,于是大家一起愣在當場大眼瞪小眼。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鄭九在哈哈大笑聲中,身軀連著倒縱混入發起沖鋒的胡兵卒中。
從天而降的鄭九搶到什么武器就用什么,隨手干掉一兩個氣焰囂張之徒,很快就消失在黑洞洞的甕城之內。
僅僅在甕城這個半封閉的彈丸之地,董飛予就布置了兩道阻隔帶,已經全被胡人攻破,留下了幾十具尸體,戰斗看上去很激烈。
再往前便擁擠不堪了,鄭九知道穿過甕城之后是一條大道,靠西頭的道路兩側全是磚石建筑,已經被拆得七零八落,磚瓦亂石堆積如山,很難逾越。
而大道上毫無疑問又布置了阻隔帶,而且垃圾摞的很高,胡兵只能派步卒清理障礙,方能引導隊伍前行。
可董飛予哪能讓仇寇如此從容?垃圾堆后面藏著上百名弓弩手,一次攢射便能帶走數十名胡兵的性命。
步卒遲遲難以清理障礙,后面的馬隊又無法越過人群沖上去,于是從甕城到大道入口這個狹小的地盤,最起碼擠了上千兵馬,互相抱怨謾罵,十分混亂。
后面還有源源不斷上來的胡兵,只會越擠人越多。
看到這里,鄭九不再耽擱,一個旱地拔蔥,腳尖蹬在一名胡兵的腦袋上,稍稍借力便在空中兩個翻滾,身軀直接沒入一側的建筑廢墟里。
當然,鄭九看到的只是暫時現象,胡人入城心切,將領亦是頭腦發熱,指揮無序,才會造成如此局面,他們很快就會調整過來。
殘酷的巷戰才剛剛拉開序幕。
趙國云州府南城,南郊外。
今天是個好日子,天空如鏡,風和日麗。
第一屆武道天榜挑戰賽便在南郊外的燕窩嶺舉行,來自列國各大門派的高手云集于此,恐怕有上萬之眾。
燕窩嶺也是一處好所在,因其三面環山,中間有一方巨大的石臺而得名。
石臺不僅大,約有百丈見方,而且平整,如同露天的大戲臺子,唯一沒有山的正南面,卻有一大片桃樹林子。
這個時節,桃花自然是沒有的,但有桃果掛枝,雖然野果發酸發澀,但煞是好看。
而且林子是天然的遮陽之所,人們三三兩兩的圍坐在桃樹下,帶著吃食、茶壺,就如同在戲園子里看戲一樣,可以很直觀的觀看比武的場景。
不得不說,身為東道主之一的趙家人很會選地方,而且名字也別致,燕窩本就是高級貨,可寓意就各有見地了。
最主流又十分隱喻的說法是,趙家把北方鄰居大燕國的形意門形容為可以大補的燕窩,隨時都想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