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謀很謙虛:“不用謝我!還是你的影片質量過硬!不過,我感覺你這部影片可能就到此為止了,并不是你拍的不好,而是打拐這個題材無法引起歐美人的共鳴……可惜了,如果穆勒還在的話,也許還有機會……”
張峰也覺得很遺憾。
老謀子口中的穆勒,是馬可·穆勒,他擔任過8年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席,非常青睞中國電影,在他的任期內,有三部華人導演的電影作品獲得最佳影片金獅獎,分別是《斷背山》《色戒》和《三峽好人》。
而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主席權杖已交接至新主席阿爾伯托·巴巴拉手中。
這位新掌門人的口味和關注點與穆勒時期顯然不同,業界普遍觀察到他對于華語電影的熟悉度和熱情似乎有所減弱。
“哥,這次能夠闖入主競賽單元,我就已經非常知足了!先去學習學習,找找跟別人的差距,爭取來年再戰……”
老張嘴唇抖了抖,看來自己這個小兄弟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啊,自己可能還要幫他賣自己的老臉了。
畢竟是老油條,老張城府很深:“加油,我很期待你的新作品!”
這句話三分假七分真,他確實有些期待張峰的下一部作品,盛名之下無虛士,這小子的確很有想法,《親愛的》就拍的很不錯,讓自己來拍也差不多就是這個程度了,怪不得他拍的劇集能一部部地爆火!
不過,讓張峰感到有些尷尬的是,在電影節網站上還公布了7個評委的名單,其中一個就是另一個世界《親愛的》導演陳可欣。
這種時空交錯的巧合,讓張峰心里泛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滋味。
這感覺,倒不至于像小偷撞見了正主那般無地自容,畢竟劇本是他獨立創作完成,并進行了大量的改編和藝術處理,使故事脈絡更清晰,人物動機更合理,整體敘事更加流暢自然。
但畢竟面對原版世界的“正主”以評委身份出現,總覺有些許異樣。
他只好在心里自我寬慰道:你看,在你們那個世界線里,你的《親愛的》并未能闖入威尼斯的主競賽單元,而在這個世界,我做到了,從某種角度說,是不是也算間接替你圓了一個威尼斯之夢呢?
這種阿Q精神式的想法,稍稍緩解了他心頭那抹若有若無的別扭感。
2012年,純粹的愛國主義浪潮還沒有興起,民族自信還在萌芽,歐洲三大電影節——戛納、柏林、威尼斯,依舊是無數電影人心中的藝術圣殿。
能夠入圍其主競賽單元,對于任何一位導演而言,都意味著一項極高的榮譽,是一次足以改變職業生涯軌跡的鍍金。
《親愛的》入圍威尼斯主競賽單元一經公布后,各類媒體就開始跟進。
剛開始很多人都不知道“FengZhang”是誰,直到鼎峰娛樂那邊宣布:張峰導演第一部影片《親愛的》入圍威尼斯主競賽單元,將角逐最高榮譽金獅獎。
大家這才知道,“FengZhang”原來就是那個拍電視劇的導演張峰!
那個拍出了懸疑神作《信號》,重塑了古裝偶像劇格局的《陸貞傳奇》,用奇幻穿越愛情劇《想見你》讓無數少男少女揪心落淚,以及眼下正在衛視熱播、以其細膩筆觸描繪年代情感、讓《父母愛情》成為街頭巷議話題的電視劇導演張峰!
他轉行拍電影了?
而且第一部電影,就直接闖入了威尼斯的主競賽單元?
這特么還有沒有天理了?!
什么時候拍電影這么容易了?
質疑聲自然是少不了的。
“是不是題材討巧?聚焦打拐,社會議題,符合西方評委的口味?”
“鼎峰娛樂是不是砸了重金公關?”
“電視劇積累的人氣反哺電影關注度罷了,片子質量未必真那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