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狐偃!內(nèi)結(jié)黨羽,外通敵國乎?!”趙盾在密室中,對心腹趙穿(趙盾堂弟,軍中悍將)低吼道,眼中殺意凜然。
“兄長,不如……”趙穿做了個切的手勢。
趙盾沉默片刻,緩緩搖頭:“時機未到。狐偃樹大根深,無確鑿證據(jù),動之必引大亂。且……秦楚在外,此時內(nèi)訌,無異自毀長城。”他深吸一口氣,壓下翻騰的殺意,“加強監(jiān)視,嚴密排查城內(nèi)細作!凡有散布流言者,抓!凡有私通外敵嫌疑者……殺無赦!”
絳都的天空,陰云密布,肅殺之氣彌漫。一場針對秦諜,也可能波及政敵的清洗,即將展開。
與晉國內(nèi)部的劍拔弩張相比,東南吳國的氣氛,則是一片昂揚。
吳王闔閭在梅里宮中大宴群臣,慶賀此前對楚邊境襲擊的勝利。雖然只是試探性攻擊,但吳軍展現(xiàn)出的嶄新面貌和強悍戰(zhàn)力,足以讓整個吳國上下振奮不已。
“孫將軍練軍有方,伍大夫謀略深遠,我吳國崛起,指日可待!”闔閭舉爵,意氣風(fēng)發(fā)。
伍子胥卻相對冷靜,他起身道:“大王,此次小勝,僅掀波瀾,未動楚國根基。楚之國力,十倍于我。彼之主力仍在北線與晉國對峙。我吳國當下之策,仍當是繼續(xù)‘疲楚’‘誤楚’,積小勝為大勝,待其北線僵持不下,國內(nèi)疲憊空虛之時,方可尋求決戰(zhàn)之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孫武亦頷首補充:“然。兵者,詭道也。下一步,我軍可變襲擊城邑為騷擾其糧道、水運,破壞其春耕秋收。同時,可遣使聯(lián)絡(luò)楚國周邊那些受其壓迫的小邦,如唐、頓之類,許以利益,使其牽制楚軍。我吳軍則繼續(xù)深挖洞、廣積糧,苦練兵馬,尤其是水軍與山地行軍之能。”
闔閭雖然渴望更大戰(zhàn)果,但也深知二人所言乃是老成謀國之道。“二位愛卿所言極是。那便依此策行事!孤要將這東南之地,攪得天翻地覆,讓那楚王食不甘味,寢不安席!”
就在這時,近侍來報,越國使團再次抵達梅里,進獻了比以往更加豐厚的貢禮,以及越王允常極其謙卑恭順的國書。
闔閭覽畢國書,志得意滿,對伍子胥、孫武笑道:“看來,越人是真的怕了。如此恭順,倒省了孤南顧之憂。”
伍子胥微微皺眉,他對越國始終心存警惕:“大王,越人狡詐,允常、勾踐皆非甘居人下者。其表面恭順,內(nèi)里如何,尚未可知。仍需于邊境陳設(shè)重兵,以防不測。”
闔閭不以為意地擺擺手:“子胥多慮了。越國貧弱,豈敢拂逆我吳國兵鋒?待孤收拾了楚國,再回頭慢慢料理他們不遲。”
宴席繼續(xù),絲竹管弦,觥籌交錯。吳國君臣沉浸在對未來的憧憬之中,卻忽略了南方那道看似馴服、實則暗藏劇毒的目光。
越國會稽山下的秘密營地里,太子勾踐正在觀摩一支特殊部隊的演練。這支人數(shù)不過五百的部隊,裝備并非最好,但人人眼神狠厲,動作矯健敏捷,尤其擅長林間匿蹤、淬毒暗殺、破壞襲擾。
“吳軍已亮劍,楚國被牽制,我越國的機會,快要來了。”勾踐對身旁的心腹大將稽郢低語,聲音冰冷,“父王遣使再次示弱,正是為了麻痹闔閭。我等更要加緊準備。”
他指向那支正在演練的部隊:“這樣的‘死士’,要再多練!不僅要熟悉越地山林,更要學(xué)會在吳地的水網(wǎng)、城邑間行動。搜集吳國軍政情報,繪制其山川地形圖,收買其邊境官吏……所有事情,都要加速進行!”
“諾!”稽郢沉聲應(yīng)道,“只是,吳國有伍子胥、孫武在,恐不易欺瞞。”
勾踐嘴角勾起一絲冷酷的弧度:“再聰明的人,也有盲點。闔閭的盲點在于他的驕狂,伍子胥的盲點在于他對楚國的執(zhí)念。而我越國,有的就是耐心和……隱藏在暗處的毒牙。告訴所有人,繼續(xù)蟄伏,繼續(xù)磨礪我們的毒牙。總有一天,這毒牙,會咬斷吳國的咽喉!”
會稽山深處,陰云積聚,暗流在更深的黑暗中涌動。
晉國的史筆與權(quán)杖激烈碰撞,秦人的毒計滲透著絳都的磚石,吳國在勝利的喜悅中磨礪著更鋒利的戈矛,而越國則在最深的恭順下,淬煉著最致命的毒液。天下這盤大棋,每一步都愈發(fā)驚心動魄,殺機四伏。時代的洪流,正以無可阻擋之勢,沖刷著舊有的格局,奔向那未知而慘烈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