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尹!昔日晉國內亂,趙盾遇刺,我大軍本可乘勢北上,一舉鎖定勝局!你卻按兵不動,坐失良機!如今倒好,坐視東南吳國坐大,竟敢深入我腹地,焚我鐘離!此乃楚國數十年未有之恥辱!令尹之策,究竟是老成持重,還是……畏敵如虎,貽誤國事?!”子玉言辭激烈,直指子文。
不少貴族紛紛附和,指責子文過于保守,才導致吳國有機可乘,釀成今日之禍。甚至連楚王看子文的目光,也帶上了幾分審視與不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面對洶洶指責,子文依舊保持著表面的平靜,但微微顫抖的袍袖,暴露了他內心的波瀾。他出列,聲音沉穩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骸袄铣贾?,確有失察之處,低估了吳人之猖獗與孫武之能。老臣甘愿領罪。”
他先承認失誤,繼而話鋒一轉:“然,吳國之事,恰證明晉國之事不可不慎。若當日我大軍北上,與晉國陷入僵持,則今日吳軍來襲,我腹地空虛,又當如何應對?恐非僅失一鐘離矣!吳國,疥癬之疾,然其戰術靈活,需認真對待;晉國,心腹之患,雖暫處下風,然根基猶在,趙盾未倒,一旦緩過氣來,其反撲必然兇猛!”
他看向楚王,懇切道:“老臣建議,即刻調整方略。對晉國南線,保持壓力即可,暫緩大規模進攻。集中兵力,先平吳患!請大王允準,老臣愿親率大軍東進,務必在吳國羽翼未豐之前,予以重創,打斷其脊梁!”
子玉等人還想反駁,楚王卻擺了擺手,打斷了爭論。鐘離被焚的恥辱感壓倒了一切?!氨阋懒钜裕」讶擞枘阏{兵之權,務必掃清東南,揚我大楚之威!”
子文領命,心中卻無多少喜悅。他知道,自己必須用一場對吳國的決定性勝利,來挽回聲譽,穩固權位。楚國的戰略重心,被迫開始向東南傾斜。
吳國梅里,歡慶鐘離大捷的盛宴尚未完全散去,但吳王闔閭的興奮之情,已漸漸被新的野心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所取代。
“孫將軍用兵如神,伍大夫謀略深遠,鐘離一戰,天下震動!”闔閭舉杯,再次嘉獎孫武與伍子胥,“然,楚國經此一敗,必不肯甘休。據探報,楚令尹子文已請得王命,欲率大軍東來。二位愛卿,下一步,我吳國當如何應對?”
伍子胥眼中燃燒著復仇的火焰,立刻道:“大王,此乃天賜良機!子文老矣,楚軍勞師遠征,我軍可依托淮水地利,以逸待勞,再尋機與楚軍決戰!若能敗其主力,則楚國震動,我吳國霸業可成!”
孫武卻微微蹙眉,他更關注實際軍情與風險:“大王,伍大夫之言雖壯,然楚之國力,十倍于我。子文雖老,用兵穩健,不可小覷。其若率主力而來,兵力必遠勝我軍。正面決戰,勝算難料。臣以為,當避其鋒芒,繼續發揮我軍機動之長,襲擾其糧道,疲憊其師,待其師老兵疲,再伺機反擊?;蚩煞艞壊糠中抡蓟此畵c,誘敵深入,拉長其補給線……”
“誒,孫將軍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闔閭打斷了孫武的話,臉上帶著征服者的興奮與驕矜,“我吳軍新勝,士氣正旺,又有將軍之神武,何懼子文老卒?若能一戰敗楚,則江淮之地,盡入我囊中!寡人意已決,整軍備戰,與子文老兒,決一死戰!”
孫武張了張嘴,看著闔閭那不容置疑的神情,以及伍子胥那躍躍欲試的目光,最終將勸諫的話咽了回去。他知道,連續的勝利,已經讓這位雄主有些迷失了。他只能在心中暗暗籌劃,如何在既定戰略下,盡量為吳軍爭取勝機,減少損失。
吳宮的隱憂,在勝利的狂歡下,悄然滋生。
晉國,郇邑附近的深山里,一處隱秘的工匠營地爐火熊熊。這里是趙盾秘密下令設立的兵器作坊,由他最信任的工匠統領負責。
“司寇有令,弓弩之力,需再增三成!箭簇之鋒,需能破重甲!”工匠統領對著渾身汗水的工匠們嘶吼著,“材料不限,工時不限!我要的是殺敵的利器!”
工匠們赤著上身,在高溫的熔爐前揮汗如雨,反復鍛打著鐵料,試驗著新的弓弦與箭簇設計。叮叮當當的敲擊聲,晝夜不息。趙盾深知,面對秦楚的壓力和內部的損耗,晉國必須在軍械上取得優勢。他將有限的資源,孤注一擲地投入了技術的革新。
與此同時,在更遙遠的北方代地(晉國與狄人交界),趙盾派出的秘密使者,正與幾個強大的狄人部落首領會晤。使者帶來了趙盾的承諾:鹽鐵、布帛、乃至晉國邊境的某些貿易特權,換取狄人提供戰馬,以及必要時,派出部落騎兵助戰。
狄人首領們看著眼前閃亮的晉國銅器和精美的絲綢,眼中閃爍著貪婪與權衡的光芒。晉國的內憂外患,在趙盾手中,正被轉化為一種近乎瘋狂的、不擇手段的求生與反擊的動力。
烽火照夜,砥柱中流。趙盾以他的鐵腕、決斷與冷酷,強行扭轉著晉國滑向深淵的趨勢。然而,內部的裂痕,外部的強敵,以及那在東南悄然積蓄的、足以顛覆格局的力量,都預示著,這場席卷天下的風暴,遠未到平息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