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這支原本氣勢洶洶的北伐雄師,此刻仿佛一頭落入陷阱的巨獸,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內部饑饉,陷入了空前的危機。
與吳軍的慌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越軍方面的沉著與精準算計。
姑蘇的廢墟之上,初步建立了越軍的臨時大營。焦糊味尚未散盡,但秩序已然恢復。勾踐并未被勝利沖昏頭腦,他深知,決定最終勝負的時刻尚未到來。
范蠡站在一幅簡陋的地圖前,對勾踐和文種分析局勢:
“大王,夫差得知消息,必全力回救。然其軍遠征疲憊,糧草不繼,歸心似箭,此其‘疲’也;國都失陷,太子戰死,士氣低迷,此其‘衰’也;前有我越軍阻截,后有齊國威脅,側翼楚國虎視,此其‘困’也。夫差雖勇,然此‘疲、衰、困’三勢加身,已失其七分鋒芒。”
“然,困獸猶斗,其勢仍不可小覷。”文種補充道,“吳軍主力猶在,夫差必做拼死一搏。我軍新勝,亦需防備其狗急跳墻。”
范蠡點頭:“少伯(文種)所言極是。故我軍策略,當以‘疲敵、擾敵、困敵’為主,不必急于尋求主力決戰。可令‘習流’之士,沿邗溝及陸路要道,晝夜不停襲擾吳軍,斷其糧,毀其道,耗其力。主力則依托姑蘇殘城及周邊水網地利,深溝高壘,以逸待勞。待其師老兵疲,糧盡援絕,士氣崩潰之時,再以雷霆之勢擊之,方可一舉定乾坤!”
他手指點向地圖上一點:“此處,乃吳軍回救姑蘇之必經之路,水陸交匯,地勢低洼,名曰‘笠澤’。可預設戰場于此。”
勾踐眼中寒光閃爍,舔了舔似乎依舊殘留著苦味的嘴唇:“便依少伯之計!傳令諸將,按范大夫部署行事!孤,要在這笠澤之畔,親手斬下夫差的頭顱,以告慰我越國死難將士的在天之靈!”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吳越局勢的驚天逆轉,讓整個天下為之側目。
齊國臨淄,齊景公聞吳國后院起火,夫差倉皇南顧,不禁撫掌大笑:“天助齊國!夫差小兒,狂妄自大,合該有此一劫!”他立刻下令前線齊軍,“禮送”吳軍出境,但緊隨其后,保持壓力,卻不主動進攻,樂得坐山觀虎斗,甚至希望吳越兩國拼個兩敗俱傷。
晉國絳都,趙朔與諸卿議論。
“勾踐竟能一舉破姑蘇,實出意料。”荀林父感嘆,“吳國經此一劫,縱使夫差能挽回敗局,也必元氣大傷,再難與我晉國爭雄中原矣。”
趙朔沉吟道:“然越國若就此坐大,亦非晉國之福。可派使者,秘密接觸夫差,示以‘關切’,若其愿付出代價,我晉國或可在外交上予以一定聲援,掣肘楚國。”他試圖在吳越之間維持一種平衡,不讓任何一方過分強大。
楚國鄀都,楚莊王熊侶的反應最為迅速和直接。
“好!好一個勾踐!果然沒讓寡人失望!”他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傳令水師主將,立刻前出至長江口,做出威脅吳國后方姿態!命申、息之師向淮河流域移動,搶占吳國因北伐而空虛的城邑!記住,以奪取土地、削弱吳國實力為主,暫不與越軍沖突!”
他要在吳國這頭受傷的猛虎身上,狠狠撕下最大的一塊肉。至于越國,待收拾了吳國,再來慢慢計較。
夫差和他的吳國,已然成為天下棋局中,被群狼環伺的獵物。歸途,注定是一條用鮮血和絕望鋪就的荊棘之路。笠澤的水面,倒映著即將到來的、更加慘烈的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