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梅樹花開。
一夜風雨,花瓣盡落,在地上鋪成了一幅殘缺的陣圖,那紋路脈絡,分明是一張失傳已久的拳譜。
有外鄉的拳師聽聞此事,千里迢迢前來求學。
阿九什么也沒說,只是從墻角撿起一根斷裂的草繩遞給他:“先跳夠一千下。”
拳師不解,但還是照做了。
他知道,真正的武道,不在于招式形骸,而在于你的身體,是否還記得風的節奏。
玄音小廟的舊址,成了村婦們的洗衣處。溪水潺潺,棒槌聲聲。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一個叫青禾的少女,在捶打衣物時,忽然感覺自己的心跳與木槌落下的節奏,竟達成了完美的同步。
那一瞬間,她心無雜念,只覺天地間唯有這一起一落。
濺起的水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落于布面,竟形成了一個轉瞬即逝的草形文字。
她心中一動,卻未聲張。
只是從那以后,每次洗衣,她都會不自覺地哼起一段沒有歌詞的調子。
數十年過去,青禾成了祖母。
她的孫女患上了一種奇怪的癔癥,每到夜晚便會驚懼啼哭,百藥無效。
唯有當她重新拿起木槌,在院中捶打舊布,那熟悉的、富有韻律的聲音響起時,孫女便會立刻安靜下來,安然入睡。
遠道而來的醫生對此百思不解,他用精密的儀器錄下了捶布聲,帶回去研究。
最終,他得出了一個震驚學界的結論:這段聲波的特殊頻率,竟與一種只在月夜發光的珍稀植物“銀光草”散發光芒的節律,完全一致。
消息傳回村里,阿九聽后,只是走到溪邊,將一塊洗得發白的舊布浸透了水,掛在了那棵百年梅樹的枝頭。
風吹過,布上的水珠一顆顆滴落,滲入泥土。
其中三滴,恰好落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稍縱即逝的“聽”字。
那位來自異邦的學者回國后,做了一件讓所有同行都無法理解的事。
他將自己數十年嘔心瀝血的田野筆記付之一炬,那些關于岳山村落的神秘記錄,盡數化為灰燼。
他只留下了一個小小的木匣,里面裝著一粒從村里帶回的米。
他不再著書立說,也不再高談闊論,只是每逢春日,便將這粒米放入一只盛滿清水的白瓷碗中,靜靜地置于窗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