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北京城西市口。
這一天,天空仿佛都帶著一絲肅殺之氣。從清晨起,通往西市口的各條街道便已被人流徹底堵塞。男女老少,士農工商,無數人從京城內外乃至周邊州縣涌來,只為親眼目睹那曾經不可一世、制造了無數慘劇的虜酋與漢奸的最終下場。
刑場周圍,早已被京營官兵圍得水泄不通,維持秩序的同時,也防止任何意外。高高的監刑臺上,旌旗招展,御林軍肅立。
吉時已到,鼓樂號角齊鳴。全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監刑臺。只見天啟皇帝朱嘯,竟親臨刑場!他身著龍袍,面色冷峻,目光如電,掃過臺下黑壓壓的人群和跪在刑臺中央的多爾袞、范文程等人。
“陛下萬歲!”山呼海嘯般的吶喊驟然響起,聲浪幾乎要掀翻天空。
朱嘯微微抬手,壓下聲浪。一名內侍官上前,再次高聲宣讀了判決圣旨。當讀到“凌遲處死,梟首示眾”時,臺下爆發出震天的叫好聲與哭喊聲。
“帶人犯!”監刑官一聲令下。
披頭散發、身著囚服的多爾袞和范文程被劊子手押上刑臺。多爾袞猶自強撐著一絲兇悍,試圖昂起頭,卻被劊子手死死按住。范文程則早已面無人色,渾身癱軟如泥,口中喃喃不知所謂。
朱嘯站起身,走到臺前,他的聲音通過特制的擴音裝置,清晰地傳遍整個刑場:
“多爾袞!范文程!爾等罪行,罄竹難書!遼東白骨,山東冤魂,朝鮮血淚,今日,朕便在此,為他們討還血債!天道好還,報應不爽!行刑!”
皇帝親口下令,這在大明歷史上亦屬罕見!劊子手領命,手中的小刀閃爍著寒光。
“好!!”
“陛下圣明!!”
“殺了他們!!”
哭喊聲、怒罵聲、叫好聲混雜在一起,許多從遼東逃難來的百姓,更是跪倒在地,捶胸頓足,嚎啕大哭,仿佛要將積壓了十數年的血淚與屈辱一次性傾瀉出來。
人群中,一個約莫十七八歲的少年,衣衫雖舊卻干凈,他死死攥著拳頭,指甲幾乎掐進肉里,眼睛瞪得血紅,一眨不眨地盯著刑臺上。他叫鐵蛋,三年前,他還是遼東一個普通農戶的孩子。韃子破村,父親被砍殺,母親和姐姐被擄走不知所蹤,他僥幸藏在枯井里才逃過一劫,一路乞討,九死一生才逃進關內。
此刻,看著仇人身上的肉被一片片割下,聽著他們發出的凄厲慘嚎,鐵蛋的眼淚如同決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但他沒有哭出聲,而是用盡全身的力氣,仰天嘶吼,聲音嘶啞卻充滿了無盡的恨意與宣泄:
“爹!娘!姐!你們看到了嗎?!狗韃子遭報應了!陛下給你們報仇了!大明萬歲!陛下萬歲!萬歲!!”
他的吶喊,道出了無數受害者的心聲,周圍頓時響起一片共鳴的哭喊與萬歲之聲。這一刻,正義以最原始、最殘酷卻也最直接的方式,得到了伸張。
------
就在全場注意力都被刑臺上的慘烈景象所吸引,情緒最為沸騰的時刻。人群中,幾個看似普通的“百姓”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手指悄然摸向了懷中藏匿的短刃或機弩。他們的目標,正是監刑臺上那位身著龍袍的天下之主!